慶祝臺南公園100週年 賴清德盼讓公園永續再生至下個百年

臺南市政府元旦舉行臺南公園百歲慶祝活動,由市長賴清德揭開序幕,帶領啓動種樹澆灌儀式,象徵百年種樹及澆灌大地。(圖/市府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臺南公園100歲了!106年元旦上午,市府舉行臺南公園百歲慶祝活動,由市長賴清德揭開序幕,帶領啓動種樹澆灌儀式,象徵百年種樹及澆灌大地。

賴清德同時宣示,市府已逐步規劃執行「百年再生計劃」,透過對公園身體檢查生態環境改善工程歷史遺址保存維護,保護園內珍貴樹木及多樣生態棲息地,讓這座見證臺南百年曆史的老公園,成爲臺南的光榮及代表,繼續邁向下一個百年。

賴清德表示,臺南公園即將於今年6月17日滿一百歲,市府與臺南大學社區大學、里長民間團體等合作,研議提出百年的再生計劃以作爲祝壽儀式。首先,須對公園做身體健康檢查,初步調查園內共有2600株樹木、114種樹種,再來是燕潭清淤地板重建、步道遷移等措施,讓公園可以喘息永續。

另外在歷史建築保存方面,請文化局研議保存臺灣唯一咕咾石歐風建築「公園管理所」、二百年以上歷史的「重道崇文坊」及「大北門城垣」等遺址。因此,期望透過再生計劃,讓公園歷久彌新,併成爲城市的光榮與象徵。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李瑞宗,以古書《臺南公園造營經畫調書》說明臺南公園的歷史,臺南公園於日治時期(1917年6月17日)開園,爲臺南市古老、最大的公園,佔地4萬餘坪,當時身兼熱帶實驗林,第二次大戰改稱中山公園民國90年再次更名爲臺南公園。公園的產生,其實爲日治時期日本跟隨西方潮流所發展出的都市建設,當時公園含有噴水池、珍貴植物等新穎產物,吸引民衆遊覽。臺南公園有其特殊的歷史意義,雖然公園只有100歲,卻含有200年的歷史遺址,如嘉慶20年建的重道崇文坊、230年曆史的北門城牆,市政府透過文物的保存及景觀改善,彰顯其重要意義,值得民衆重視。

工務局長蘇金安表示,市府於102年即提出「臺南公園永續再生計劃」,目前已完成3部分,第一爲土壤改良示範區,將原有的13座羽球場減爲7座,讓土壤恢復透水性,樹木能有良好生長環境;第二,104年已完成燕潭清淤工作,第三,在土壤不良區域持續做土壤改良工作。目前已請文化局調查保存臺南公園管理所、重道崇文坊及大北門城牆等古蹟。未來持續計劃軟、硬體的改善,如菩提老樹棲地改善工程、瀑布區風華再現及打造花樹景觀區等工程,讓這個百年公園更健康。

工務局表示,市府從1月開始,每月將舉行百歲公園慶祝活動,分爲歷史、生態及藝文三類活動,如歷史照片展覽、音樂表演、實境遊戲、寫生比賽兒童劇團布袋戲等多元活動,歡迎全市民衆踊躍參與,見證公園的百年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