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福大調查 臺人每月做愛4次吊車尾...僅贏日本?

性愛頻率低可能會影響攝護腺健康,圖爲示意圖。(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臺灣男人性福可能還有努力空間?一份最新針對勃起硬度不足男性進行的全球調查發現,臺灣人每個月做愛次數僅4次,不但比歐美要少,甚至輸給中國,只有贏過日本醫師提醒,性愛頻率低可能會影響攝護腺健康,若發現功能障礙情況,且持續達3個月,應該尋求專業協助。

這項針對俄羅斯土耳其義大利巴西、中國、臺灣、日本等歐美亞洲七國、接受勃起障礙藥物男性所做的調查,被網友戲稱戰鬥民族的俄羅斯人治療後平均每個月性愛次數可以達到8次、歐美國家都可以在6次以上,至於臺灣僅有4次,贏過日本的3次,但輸給中國的5次,算是倒數第二名、吊車尾。

臺灣性功能障礙諮詢訓練委員會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男性學及婦女泌尿科主任陳煜分析,亞洲人文化上的性生活頻率本來就比歐美低,不過臺灣人也常因爲生活、工作時數過長問題,讓性生活更不受到重視。他開玩笑說,這次政府推行一例一休反應不是很好,但或許可以讓民衆有更多的時間,提供性行爲機會

全球性愛大調查,臺灣男性每月性愛次數4次吊車尾。(圖/臺灣性功能障礙諮詢暨訓練委員會提供)

怎樣的性行爲次數纔算達標,會不會有過多、過少的問題?陳煜解釋,其實還是看自己的性需求爲主,大部分國家60歲以下、有固定性伴侶的民衆平均每個月約6到12次。至於從泌尿科的立場來看,性行爲頻率過低可能會影響到攝護腺健康。

近期有研究發現,性行爲頻率較高者,罹患攝護腺癌的機會較低。分析可能是射精行爲時,會把平常可能存在攝護腺的細菌等感染排出,若沒有排出,則會在該處大量繁殖造成慢性發炎,這也是致癌的其中一種機轉

不過也有些人是因爲性功能障礙而力不從心。根據2015兩性健康觀念調查,30至50歲男性有超過五成是硬度不足的香蕉男;林口長庚醫院男性健康門診觀察,這9年來40歲以下男性就診比率也從15%倍增到30%。陳煜提醒,性功能障礙三大警訊包含:1.勃起硬度不足,性行爲中途就軟下來2.性行爲頻率下降,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維持勃起3.轉換性愛姿勢,困難度較高的體位如女上男下時會有點吃力

陳煜說,若性行爲10次當中約有8次出現這樣的障礙,或者障礙情況超過3個月,應該找專業醫師評估。目前國內約74%的勃起功能障礙者在使用藥物之後可以在1小時內完成性愛,85%的障礙者對治療後效果感到滿意,顯示藥物治療確實可以幫助改善性愛品質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