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證履約價怎麼選?

文/潘俊賢

對於愈來愈多的權友,我常常提一個重要觀念,就是買權證就是買一個「希望」,但這個希望要能是愈容易達成愈好,才愈有機會賺錢;但如果是買一個很難達成的希望,這種投資的賠錢機會就高很多!舉例來說,「認購權證」是讓你可以用特定條件股票權利,特定條件其中之一,就是履約價。

如果該檔認購權證的履約價爲160元,代表將來不管臺積電漲到多少,你都可以用每股160元向券商買臺積電的股票,問題是現在只有120元,除非臺積電天天High,纔會讓這檔權證所代表的希望實現機會大增,否則因爲實現機會不高,權證價格就容易漲少跌多。

以圖1的A權證爲例,它的履約價格爲160元,因爲希望較難達成,所以權證價格的反應較遲鈍,當股價大漲纔會漲,只要沒有大漲,如小漲、平盤、小跌或大跌,權證就難逃下跌,但要臺積電股價天天大漲,真的很難,所以這檔權證價格就呈現漲少跌多的狀態。這種權證的好處是在股價大漲時,一天報酬率動輒30%以上,真的很迷人,但你一定要記得,它潛力很大,但機率很小。

股價離履約價很近,這是屬於賺錢機率大的權證;而股價離履約價比較遠,這就是屬於賺錢潛力雖大,但機率卻小的權證。如果股價在100元,我建議權友選擇履約價在95元至105元之間的權證,就是所謂價平±5%的條件,因爲這樣的權證對於股票漲跌的敏感度很高,同時也兼顧了風險與報酬。

而履約價愈遠的權證,一定要約束自己,使用頻率愈低愈好,因爲這樣的權證需要股票大漲纔會漲,但對任一檔股票來說,要每天大漲就很難很難,所以這樣的價外權證就很容易賠錢。買權證,就是買個希望,而這個希望真的需要多一些實際而少一點幻想,所以運用權證的紀律之一就是「以價平爲主,價外爲輔」,畢竟,投資就是應常做機率大的事。

現任統一證券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

經歷:知名單位教育訓練講座歐洲交易所(Eurex)、臺灣金融研訓院、證券暨期貨發展基金會證券商同業公會中國證券協會、中國金融交易所

專長國內外衍生金融商品交易,包含權證、結構型商品、可轉債、選擇權

證照:期貨分析人員信託督導人員、證券商高級業務員、期貨商業務員等

著作:權證這樣賺就對了、萬寶週刊「權證醫生專欄(2012年3月起)、千元滾錢術,權證這樣做多才會賺

部落格:http://drwarrant.pixnet.net/blog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drwar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