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雅藝術迴歸羣衆,讓民族音樂走向世界”

“讓高雅藝術迴歸羣衆,讓民族音樂走向世界上海國際藝術節“天天演”掠影

新華網上海11月1日電(記者俞菀孫麗萍)深沉的“呼麥”、悠揚的“長調”,韻味十足的“十二木卡姆”……第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天天演”的舞臺上,少數民族音樂唱響青春讚歌。上海音樂學院蒙古族、白族、維吾爾族、朝鮮族的數十名大學生用美妙歌聲給廣大市民帶來了藝術享受。

已經走過十年的上海國際藝術節“天天演”,讓高雅藝術迴歸羣衆,讓民族音樂走向世界,不斷融入新鮮元素,搭建起文化融合互動的平臺,日益豐富着上海“和諧、多元”的城市文化景觀

“讓民族藝術煥發新的生命力

上海音樂學院08級作曲系道爾加拉,是來自新疆伊犁的蒙古族學生。當他唱起騰格爾的《天堂》,喧鬧的南京路世紀廣場彷彿變成了廣袤遼闊的大草原。被同學們稱爲“道哥”的他,歌聲中有着神奇的“魔力”,帶着觀衆步入音樂意境。

道爾加拉說,人們總是渴望瞭解音樂背後的人文情懷。“去年的上海國際藝術節我唱的也是這首歌,很多人被感動了,問我爲什麼唱得那麼好,我就告訴大家對於蒙古族人來說歌唱是生命的一部分。草原上的春天和夏天很美好,冬天和秋天卻充滿着艱辛,所以歌曲裡總是既有歡快也有憂鬱。”

每次參加藝術實踐,道爾加拉都有新的感悟,激發創作靈感。“是觀衆讓我明白一個道理,獨特的文化內涵是音樂感染力的基礎。要讓民族藝術煥發新的生命力,既要保留本民族最特別的東西,又要有世界最前沿的表現形式。”

09級聲樂歌劇系的艾力開木是新疆維吾爾族學生,擔任本次活動的主持人。他覺得在藝術實踐平臺上,各民族的學生可以相互學習借鑑,共同提高專業水平。“有一次巡演,我碰到了一位來自雲南‘普米族’的同學,他們的音樂、服飾都有藏族、羌族的文化元素。我們在相互溝通中,發現了很多共同的興趣點。”

艾力非常珍惜在上海學習、實踐的機會,他要把有關藝術最前沿的理念和方法帶回家鄉。“維吾爾族有《十二木卡姆》,以傳統歌舞和‘達斯坦’(曲藝形式)表現生活習俗和民間故事。雖然現在納入了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瞭解它的人卻越來越少。”在上海的這幾年,艾力領悟到,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他不斷嘗試在民族藝術的展演中加入歌劇、戲曲、話劇中的現代元素,獲得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欣賞這些音樂,讓人產生幸福感

“天天演”是上海國際藝術節羣衆文化活動的品牌活動,創立十年來始終秉持着“羣衆參與、羣衆受益”的宗旨,追求“人人蔘與藝術節、人人享受藝術節”的目標,每年都要在室外舞臺上舉辦數十場精彩演出。

在現場,記者看到許多觀衆都被音樂的氛圍所感染。73歲的退休醫生施永平拿着攝像機不停地拍。他說:“少數民族音樂的旋律特別優美,給人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一般老百姓到大劇院、音樂廳裡的機會少,能在戶外搭建這樣的文化藝術展演平臺,有利於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養和藝術鑑賞力。”

在人羣中,有一位特殊的觀衆,她是上海國際藝術節“天天演”的常客,也是一位智障患者。但在少數民族熱情洋溢的音樂舞蹈中,她的眼神卻特別專注,甚至透露出愉快。

她的表姐徐雲芳告訴記者,每當聽到《天堂》《敖包相會》《天路》等耳熟能詳的少數民族經典歌曲,心中就會涌起一種莫名的感動。“我們這代人都有上山下鄉、支援邊疆建設的經歷。聽到這些音樂,就會想起當年的時光,苦中有樂。音樂對治療疾病有幫助,也能讓人產生幸福感。”

道爾加拉告訴記者,他深知上海市民有多麼熱愛藝術,也非常珍惜藝術人才。所以,相比於獎狀獎盃,觀衆的掌聲和笑臉纔是他更看重的東西。

“我是一名貧困生,剛到上海的時候無親無故,傷心了就一個人躲在房間裡唱歌,腦海中浮現小時候媽媽推着勒勒車,爸爸邊喝酒邊唱歌的情形。後來,學校給了我很大的資助,社會上也有很多人對我伸出了援手。”漸漸地,上海成了道爾加拉的第二故鄉,臺下的觀衆也都成了鄉親父老,令他總是唱着唱着就熱淚盈眶。

上海音樂學院2010級音樂戲劇表演專業的維吾爾族姑娘夏依丹也深刻地記得,2011年5月第一次演出就遇到了大雨。“要是換成其他地方,觀衆肯定散了。但這裡很多上海老爺爺老奶奶卻一直站着,撐着雨傘從頭看到尾,讓我們很感動。”夏依丹表示,對於藝術表演者來說,從掌聲、歡呼中就能感受到大家的喜愛,也會激起表演的慾望。

教室裡培養不出人民完全喜愛的藝術家

據介紹,上海音樂學院是2011年上海國際藝術節“天天演”、上海大學生藝術實踐基地展演周活動的承辦方,院黨委書記桑秀藩表示,培養少數民族藝術家一直是上海音樂學院的辦學特色。“教室裡培養不出人民完全喜愛的藝術家。音樂藝術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一直是我們堅持的教學理念,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所以我們不斷加大藝術實踐在人才培養中的比重。”

上海音樂學院聲歌教師孟錦慧介紹,1956年開始,上音正式開辦民族音樂培訓班,先後招收了三十六個少數民族學生來院學習,其中就有著名的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瑪。但是,相比於“一肚子民歌”的老一輩學員,現在的孩子卻不太會唱民歌了。

“少數民族帶來藝術的‘新鮮血液’,作爲教育者必須肩負起保護民族特色、延長民族藝術生命力的責任。”孟錦慧說,這需要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建立專業、科學、前沿的人才培養和文化交流平臺

上海國際藝術節“天天演”這樣的大學生藝術實踐展演品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此外,上音黨委統戰部與浦東新區高東鎮商會簽訂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共建協議書”,爲少數民族學生搭建藝術文化實踐交流的平臺。校方與上海市長寧區政府簽訂協議,學生定期到社區、街道和活動中心進行慰問演出和文化交流。

“這些藝術實踐讓少數民族音樂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舞臺上得到展示,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鍊,上海觀衆獲得了審美享受,教師教學成果在社會上接受檢驗,這更是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鮮活形式。”孟錦慧說。(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