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補助5年來只誕生7人 陳時中:考慮擴大適用範圍

衛福部長陳時中。(陳人齊攝)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陳人齊攝)

臺灣子女問題嚴重,國人結婚生育年齡也越來越高,間接導致不孕症患者越來越多。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今天指出,我國自2015年推出的人工輔助生殖方案,至今僅有7名新生兒誕生,與原先預估的4000名新生兒大相逕庭,顯示有檢討政策的必要,要求衛福部提高補助金額並擴大適用範圍,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允諾檢討,將朝階梯式補助辦理

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今邀陳時中備詢,蔣萬安質詢時表示,日本2015年爲拯救少子女化問題,厚生勞動省提出人工生殖兩倍補助,並鼓勵民間企業東芝松下夏普等給予不孕症婦女產假、特別休假進行治療,透過多項誘因成功讓2016年的試管嬰兒人數整體新生兒5.5%,也就是每18名新生兒中就有一位是試管嬰兒。

蔣萬安說,爲幫助不孕症夫妻懷孕,我國自104年也推出人工輔助生殖補助方案,當初祭出最高補助15萬元,希望能讓國內2萬5000對夫妻受惠,誕生4000名新生兒,不過最近5年的資料卻顯示,僅有93案完成申請,52案完成核銷,其中只有15案成功受孕,最後只有7名新生兒順產、6名流產,2個仍在懷孕中。

蔣萬安訝異,臺灣推動人工生殖輔助5年來竟只誕生7名新生兒,顯示政策有檢討的必要,其中人工生殖補助僅限低收入戶,加上現行每年最高15萬元也是杯水車薪,當前生殖醫學技術進步,問題在於價格較高,衛福部若要提高國家生育率,就應該進行通盤檢討,建議擴大補助範圍或提高補助金額。

陳時中則表示,我國每年約有1萬5000名新生兒是透過人工生殖輔助誕生,但大多是自費,將來檢討會朝階梯式補助的方式,給予中低收全額經濟能力許可部分補助,儘量將補助範圍擴大,將要求國健署在3個月內進行研議,並在明年度預算中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