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燃新質生產力,大學生創新創業有何新機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馮戀閣 實習生孔雅萱 廣州報道

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 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爲2024年的重點任務。

大學生是當下創業浪潮中的中堅力量之一,也是最具創新力和創造力的羣體。他們如何迴應新一輪科技浪潮下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號召?

近日,歷經四個月的激烈角逐,由廣州市番禺區委、區政府主辦,廣州大學城管理委員會承辦的廣州大學城第九屆粵港澳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落下帷幕。據悉,大賽立足廣州大學城這一創新源頭,着重關注未來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着力發掘和培育新質生產力,期望通過賽事平臺整合多方優質資源,推動了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鍊的深度交織。

大學生創業“向新”而行

科技已成爲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關注的熱門賽道。《2022大學生微創業行動項目分析報告》顯示,高新技術產業是當前大學生創業團隊關注的主要領域。

據悉,本屆大賽設置了“未來產業專題賽”與“新興產業公開賽”兩大賽道,關注未來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涵蓋汽車電子、車聯網、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技術、激光雷達、動力電池、低空出行等前沿技術領域,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應用、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數字文創等八大行業領域。

大賽吸引了國內外160餘所高校、749個企業和團隊同臺競技,其中創客團隊佔比超過七成。

經過層層篩選,特等獎桂冠由“木木科技”項目摘得,同時他們也獲得新興產業公開賽創新企業組一等獎。據介紹,“木木科技”項目團隊憑藉對核心技術的精湛掌握與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在高校AI算力支撐方面趟出了創新的路徑,爲AI技術的研究發展作出了貢獻。

“特等獎項目在人工智能服務器的冷卻技術、人工智能管理平臺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核心競爭力突出。”大賽評委、廣東中大科技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塗寧指出。

此外,在本屆大賽中,“工業節能減碳技術應用”項目獲得新興產業公開賽創客團隊組一等獎,“光芯創融-新一代全國產光電集成芯片開拓者”項目獲得未來產業專題賽創客團隊組一等獎,“新能源汽車電池在線檢測與評估”項目獲得未來產業專題賽創新企業組一等獎。

大學生團隊創新創業,什麼纔是核心競爭力?

“仰望星空還得腳踏實地,最重要是掌握核心技術。”在塗寧看來,技術是創業的內核,在此基礎上,還應該注意保護團隊的核心資產、建構分工完善的團隊等。

創業團隊最終要走向市場迎接挑戰,因此,盈利也是重中之重。“從投資人的角度出發,團隊在技術方面的表現不是我們考慮的唯一要素,產品和服務是否具備盈利的能力,也是關鍵。”塗寧坦言。

頒獎活動上,大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爲特等獎項目獲得者頒發了20萬元獎金。據悉,獲獎項目在之後還將享受全方位落地服務支持。

“人工智能+”浪潮如何爲創新賦能?

人工智能作爲具有變革意義的新興技術廣受關注,各行各業都能在其中尋求發展空間,“AI+”風頭正盛,此次創新創業大賽的獲獎項目中就能見到不少AI的“身影”。

比如,獲得特等獎的木木科技主營業務就是提供AI算力相關服務。

去年3月,科技部會同自然科學基金委啓動“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研究”(AI for Science)專項部署工作,佈局“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研究”前沿科技研發體系。隨着AI走向科研實踐,高校對算力需求也逐漸增大。

木木科技正是瞄準了這一需求。“我們的主要應用場景是高校實驗室。”木木科技團隊的負責人林大彬向21記者介紹,當前,高校實驗室面臨着難以申請算力、租賃算力不便、算力使用期限不夠等問題,木木科技針對性地提供瞭解決方案,協助高校用戶進行算力部署,提升算力利用率。

“我們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向提供算力服務。”木木科技團隊的負責人林大彬在接受21記者採訪時表示,木木科技在提供算力工作站硬件的同時,還開發了軟件——算力資源的管理調度平臺。“總的來說,我們希望用一套系統爲高校用戶實現算力資源利用率的全方位提升。”他指出。

除了直接發力AI“基礎設施”,不少其他專業領域的項目也用到了AI。一等獎“工業節能減碳技術應用”項目就提出使用AI設計材料和優化工藝流程。

降低碳排放是保護生態環境、綠色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AI能夠在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除了使用人工智能算法輔助科研,未來,我們還計劃在實驗過程中使用數字孿生技術。”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工業節能減碳技術應用”項目團隊的周騰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所謂數字孿生,就是將計算機內的模擬系統和現實中實體裝置連接,互相配合的技術。“通過數字孿生,我們可以讓兩套系統實時交互包括信息、能流、物流、溫度流在內的參數,一旦裝置上出現了問題,或者是發現流程優化點,只要在計算機上操作一下,另一邊就會對應地去調整結果。這將充分提高我們研究的效率。”他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