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無大幅貶值基礎 也不存在“貨幣戰爭”

新華社中國人民銀行調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帶來的貶值效應仍在顯現。12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前日再次大幅度下調1008個基點至6.3306。即期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一度逼近跌停,但最後半小時快速回調,收盤報6.3870。

面對連連跌勢專家表示系“釋放前期積累的貶值壓力”,之前人民幣匯率過於高估,且偏移市場預期時間較長。因此,小幅貶值對迴歸均衡匯率、促進出口都有好處,這既不是“跳水”,更不是“貨幣戰爭”。

貶值是良性溫和的過程

“剛剛啓動中間價報價新機制,肯定有一個磨合期,近幾天出現貶值都不奇怪。”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告訴記者,與此前歐元貶值20%多,日元盧布貶值超過50%相比,人民幣目前貶值幅度僅3%左右,是良性、溫和的過程。從2014年至2015年7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高達14%,適當貶值十分必要。

“沒有隻漲不跌或者只跌不漲的貨幣。短期內匯率的較大波動,一方面是前期外匯供求失衡市場情緒的集中宣泄,另一方面也是匯率反向調整後市場力量重新積聚的過程。”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表示,市場基於經濟基本面和外匯供求關係的正常調整,不至於演變成失控的市場恐慌和外匯流動性枯竭。

不存在大幅貶值基礎

市場人士和專家普遍認爲,從後市看,人民幣匯率多久止跌不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

12日,央行在答記者問中明確指出,人民幣不會出現持續貶值,並從經濟增速、貿易順差、人民幣國際化外匯儲備、美元加息預期等五方面,詳解了人民幣背後的物質基礎和支撐。

“貨幣戰爭”屬誤讀

針對近日有媒體報道人民幣貶值引發“貨幣戰爭”,汪濤表示,中國沒有啓動、也沒必要參與全球貨幣貶值競爭。儘管只是個別報道,但這種解讀將不利於市場穩定,會誤導公衆對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產生消極錯誤的判斷。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公衆的預期管理,及時披露更多的事實數據,防止形成固化的單方面的大幅貶值預期。

股市失守3900點 當前控制風險爲上

速讀股市

滬指日K線圖

重慶晨報記者 劉洋 報道

關鍵數據:大盤失守3900點

8月12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進一步貶值,受此影響,股市出現震盪走勢。最終,滬指收盤跌破3900點,報於3886.32點,跌幅1.06%;深成指報於13117.1點,跌幅1.55%;創業板指跌幅爲2.84%,報於2622.19點。兩市約1600只個股下跌。

後市展望:機會題材股

中航證券認爲,本週前三天行情其實總體是處在多頭氛圍中的,雖然年內不會再見到上半年那樣瘋狂的漲勢,但窄幅緩慢的震盪上行有望成爲下半年的主要運行基調。由於指數不太可能出現迅速攀升,因此大盤權重股可能沒有大行情,機會主要還是存在於題材股中,包括近期出現的以國企改革爲核心的主題投資,以及以次新股爲代表的中小盤題材股等。“輕指數,重個股”應是當前主要策略。

操作建議:當前控制風險爲上

光大證券周明建議投資者目前嚴格控制倉位,因爲現在還不是賺錢的好機會。從以往走勢看,A股與人民幣的匯率往往呈正相關關係,因此,從這個角度看,雖然短期人民幣繼續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但對A股的影響還是需要時間來消化

資深股民蘇政預計,A股短期內都將維持區間震盪,因此,他目前的操作仍以波段爲主。他認爲,當前投資者如果有所獲利,可逢高考慮離場,不必一味死守,“目前市場下,個股操作不宜久持。”

天響論股》欄目暫停啓事

本報金融版刊發的《天響論股》欄目因特殊原因暫停兩日,敬請讀者諒解。

重慶晨報金融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