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一條更好的魚
巨大的海扇貝是大自然的濾水器。在加拿大溫哥華島外海的一座實驗養殖場,牠們靠魚的排泄物長得又大又肥。這座養殖場也利用海蔘和海帶來吸收飼養在附近的原生黑貂魚所排出來的糞便。(攝影/布萊恩.史蓋瑞)
在美國維吉尼亞州藍嶺山脈的山麓上,一間又溼又暗的倉庫裡,比爾.馬汀拿起一桶褐色的粒狀飼料,倒進一個長長的水泥槽內。肥碩的白色非洲鯽魚(臺灣稱吳郭魚)立即一擁而上。馬汀微笑地看着魚羣瘋狂搶食,他是全球最大室內養殖漁場之一「藍嶺水產公司」的董事長。
「這是聖彼得的魚,當初耶穌就是用牠餵飽衆人,」他說,嗓音像牧師一樣雄渾有力。但和耶穌不同的是,馬汀不會免費放送他的魚。他每天都把5000公斤的活非洲鯽銷往華盛頓特區到多倫多等地的亞洲超市,還計劃在西岸另設漁場。「我仿照養雞業的經營方式,」他說。「差別在於,我們的魚活得很開心。」
「你怎麼知道牠們很開心?」我問,注意到水槽裡的非洲鯽密密麻麻,擠到幾乎沒有空隙,可以讓聖彼得踩在牠們身上走過水麪。
「通常牠們不開心就會死翹翹,」馬汀說。「目前爲止我還沒有哪一缸魚全部死光過。」
在阿帕拉契山的一座工業園區養殖數百萬只原生於尼羅河的魚似乎有點奇怪。但這年頭,工業規模的養殖漁場卻有如雨後春筍。自1980年以來,水產養殖已經擴張了大約14倍。2012年,從銀色的鮭魚到其貌不揚、只有中餐廚師才愛的海蔘,水產養殖的全球產量達到6600萬公噸,首度明顯超越了牛肉產量,且佔了全球魚貝類海鮮消費量的將近一半。人口成長、收入成長,以及海鮮有益心臟健康的形象,預計會讓接下來20年內的水產需求增加35%以上。專家表示,由於全球野生漁獲已達到瓶頸,這些多出來的水產幾乎全部得靠養殖業。「我們絕不可能從野生魚類身上取得所有需要的蛋白質,」史丹佛大學的食物政策專家羅莎曼.奈勒說。「但人們非常擔心我們會在海里製造出另一個圈養產業,因此他們希望從一開始就做得正確。」
收穫之前,一名潛水員先撈起一隻5公斤重的海鱺當作抽樣。闊藍養殖場在外海有十幾個魚欄,可容納數十萬只魚,但魚口密度卻比近岸處的鮭魚魚欄低、水也比較流通,製造的污染非常少。海鱺的健康魚油含量和鮭魚一樣高。(攝影/布萊恩.史蓋瑞)
我們確實該擔心。
這場新的「藍色革命」爲超市冷凍櫃帶來了便宜的、真空包裝的蝦、鮭魚和非洲鯽魚,也帶來了許多陸上農業常見的問題:棲地破壞、水污染,以及對食品安全的疑懼。1980年代,有大片大片的熱帶紅樹林被剷平、改造成養殖場,如今全球市場上的蝦子有相當可觀的一部分都來自這些養殖場。全球90%的養殖漁場都位於亞洲,而水產養殖造成的污染(氮、磷和死魚混在一起形成的惡臭之物)在這裡已是普遍的危害。爲了讓魚在魚口稠密的圍欄裡存活,有些亞洲養殖業者會使用歐美和日本都已禁用的抗生素和殺蟲劑。今日美國有90%的海鮮仰賴進口,其中只有大約2%受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檢查。2006和2007年,FDA在來自亞洲的養殖海產中發現了好幾種禁藥,其中包括已知或可能的致癌物。
攝影: 布萊恩.史蓋瑞 Brian Sk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