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芳蝙蝠驗出新型麗沙病毒 基因與狂犬病毒有親緣關係

東亞家蝠。(圖/臺北市蝙蝠保育學會提供)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新北瑞芳區的蝙蝠洞折翅蝠全臺最大的棲地,每年夏天會有數十萬只蝙蝠在此聚集。日前農委會在東亞家蝠身上檢驗出新型的麗沙病毒(Lyssavirus),已知是全球第一個案例,由於此病毒具有人畜共通傳染風險,動保處呼籲民衆務必做好三不政策,不碰觸、不飼養、不撿拾野生蝙蝠!

動保處表示,蝙蝠爲夜行動物,因此白天出沒的蝙蝠與掉落地面的蝙蝠,都有可能是疾病所導致,民衆應避免主動接觸!而目前時節已漸漸入冬,大多數的蝙蝠也將漸漸前往過冬,因此民衆不需過於恐慌。狂犬病目前爲疾管局訂定第1類法定傳染病,爲法定人畜共通傳染病。而麗沙病毒的傳染方式如同狂犬病,透過抓傷或咬傷而感染,雖然新型麗沙病毒的基因型與狂犬病病毒屬同一類的基因親緣,但並非狂犬病病毒。

▲每年夏季瑞芳蝙蝠出洞的盛況,總是吸引大批遊客觀賞。(圖/翻攝自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網站

▲近期民衆拾獲的東亞家蝠。(圖/翻攝自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網站)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防疫視同作戰,民衆切勿擅自接觸或捕捉野生動物,如蝙蝠、鼬獾及白鼻心等,並提醒民衆務必每年帶寵物施打狂犬病疫苗,如不慎遭野生動物或流浪犬貓抓傷、咬傷,可以肥皂大量清水沖洗傷口15分鐘後,使用優點或70%酒精消毒傷口,並儘速前往醫院就醫,以確保生命安全

瑞芳蝙蝠洞由於完整林相以及食物充足,加上有天然的山區作爲屏障,每年夏天均吸引大量折翅蝠在此繁殖,而在每年九月過後,母蝠便會帶着幼蝠飛離此洞,遷徙至臺灣南部過冬。

▼全球首例臺南蝙蝠驗出「新型麗沙病毒」,基因似狂犬病。(圖/疾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