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車皮與方向盤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自撤刪「國家統一」修法提案。(圖翻攝自破壞王衝康哥臉書粉專)

綠委原擬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上將「國家統一前」的字眼刪除,代以「因應國家發展」,所持理由是中華民國統治地區僅限於臺澎金馬,但直指的其實是「國家認同」,「統一」兩字對持分離意識的人來說,原必去之而後快,不料這個令綠營許多人期待的「攻堅」之舉,卻硬生生在提案者的自嘲下給撤回。

撤回的根本考量爲何,各界固有不同解讀,但咸認爲國民黨宣稱「不再當煞車皮」是關鍵原因。沒人擋,順勢而成,何樂而不爲?但沒人擋,車子會衝向何處?連開車的心底發麻起來。

這次的撤回映現了臺灣在兩岸議題上的本質處境—它絕非只是主體意願之事,這裡牽涉到嚴酷的現實。而其最深的本質之一是兩岸的大小懸殊,任何事不是臺灣自己說了算,對岸14億人那完全不同的意願,才真有着決定性的影響。

而說意願,在臺灣,又非2300萬人都持分離意識,還有許多人有着不同的意見,這不同的意見以國民黨爲首,就在「獨」的路上扮演着煞車皮的角色

這角色對臺灣很重要,它可以防止暴衝,可以讓對岸知道臺灣還有許多人不是分離主義者,因而能避免誤會、降低敵意。從少數極端獨派看來,它當然是眼中釘。

但弔詭的是,現實上,這眼中釘可大有好處,煞車皮的角色從另個角度來看,正是綠營的提款機。你防他暴衝,他卻扣你親共、恐共、舔共的帽子,你不只正當性大失,更在選舉上成了永遠的輸方

一連串的裡外不是人後,這次國民黨學乖了,不再當煞車皮的角色,而就這輕輕一轉,竟讓綠營窘態畢露,原來許多東西靠虛張聲勢,想暗渡陳倉,這下都現出原形來了。坦白說,這輕輕一轉的效用,恐怕都超乎許多國民黨人的意料之外。

然而,輕輕一轉,效用固大,以臺灣處境、以政黨角色,卻遠遠不夠。煞車皮外,國民黨更得想到方向盤的角色。

國家或社會正像一部車,它須有發展的方向,須有防險的機制,一個拉車,一個煞車,缺一不可。如果拉車的隨意亂拉,你再如何踩煞車,車子也只能在原地亂轉,這也是臺灣二十幾年來在兩岸問題上呈現的窘態。當然,如果沒有煞車,這車子猛衝,更將不知伊于胡底

正是如此,以兩岸關係之嚴峻,國民黨放棄煞車皮的角色固可讓「真相畢露」,但也只能是種戰術上的應用,真要不辜負歷史政黨的角色,真要讓社會將未來寄託於自己身上,就更得思考如何再次成爲掌舵者的拉車人。

但做掌舵者、拉車人,卻不是許多人想的就是拿回政權,一個政黨若毫無理念,只有現實,就無掌舵可言。

舵,是方向。這些年,國民黨的潰敗,哪裡只因官商牽扯、地方派系、買辦心態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所致,它根本是理念有無的問題,是因爲缺乏理念,才使得許多問題無限滋長,才使得政黨只成爲利益的結合體。可以說,統獨力量在臺灣的消長固播因於許多力量,但關鍵之一,卻就是一個喪失理念的政黨與一個宣揚理念政黨之間的消長。

民進黨有理念—儘管這些理念徵諸歷史,率多緣於片面的認知與假設,所以敢改課綱,敢標榜正義價值,但就如此,卻形塑了整體社會的氛圍,從而能在當前近乎爲所欲爲,心態與作爲上更就趨向永久執政,而在兩岸間,也將臺灣帶入了不容易轉圜的死衚衕中。

國民黨沒理念,就連黨名的「中國」兩字都想改掉,卻忘了這纔是國民黨最大的資產,不想想,再如何,我們現在的國號可是中華民國,而國民黨正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

一個政黨如同一個社會,理想上,自己既能握方向盤,也能踩煞車,一個幫別人踩煞車的政黨在臺灣只能扮演被消費的角色,不去扮演這角色是覺醒,是讓人發現真相,是讓人知道原來扮演煞車皮的用心良苦。但政黨的存在就在拉車,你只有清楚告訴大家我要將車開到哪裡去,你才能重新拿回方向盤,重新成爲掌舵者,而在關聯臺灣命運的兩岸關係上,從國民黨所具備的歷史正當性而言,它更須有如此的角色自許。(作者爲臺北書院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