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亞太保險獎 臺灣奪亞洲第一

第一屆亞太保險獎四位年輕得獎受訪者;圖左起爲威盛保險經紀人楊乃翰臺灣人壽陳映存全球人壽許志英以及大誠保險經紀人黃坤傑。圖/黃志偉

亞太保險獎的背後推手,保險與理財規畫人員協會(IFPA)理事長先覺。圖/黃志偉

第一屆亞太保險獎出爐,臺灣成最大贏家,圖爲亞太保險獎獎座。圖/IFPA提供

第一屆亞太保險獎英雄榜

保險業亞洲級的國際獎項第一屆亞太保險獎(APFinSA Awards)出爐,臺灣共獲得1,093座獎項,在衆多亞太會員國中拿下第一。亞太保險獎背後推手,保險與理財規畫人員協會(IFPA)理事長劉先覺指出,亞太保險獎就是提供臺灣保險業務夥伴,尤其是年輕夥伴,在MDRT獎項以外另一個國際認同與榮耀的機會;同時協會藉由榮耀勳章專業訓練以及學習交流平臺,協助保險夥伴轉型爲KIL級(Key Insurance Leader)的菁英,在國際舞臺與FinTech時代大放異彩。

此屆獲獎名單中,臺灣團隊獲亞太傑出保險菁英獎有1,020名、亞太巔峰保險菁英獎有13名、亞太傑出保險領導獎46名、亞太巔峰保險領導獎14名,不管在銷售服務管理等專業能力上,表現都相當耀眼。

對於臺灣拿下亞洲第一,理事長劉先覺表示,臺灣是全球第四大保險市場,保險相對其他亞洲國家發達,在衆多會員國中表現最傑出是理所當然。由於今年是第一屆,在準備與宣傳工作比較倉促下,臺灣有一千多名報名獲獎雖比預期低但卻比想像中好,展望明年第二屆,在第一屆基礎與準備充分下,預估獲獎人數倍數成長可期。

翻開此次亞太保險獎英雄榜,不難發現有個亮點就是年輕化趨勢,因爲裡頭年輕得獎者相當多。對此,劉先覺分析,十年前在美國或臺灣擁有MDRT的人平均年齡可能在50歲以上,現在不管是MDRT或是亞太保險獎,能拿下這些榮耀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近幾年來臺灣保險業曾擔心Y世代抗壓性低,因爲缺乏人脈資源所以年輕新血待不住,但有了數位行銷平臺可展現專業與形象後,其實國內外很多年輕新血都能借此迅速累積粉絲客戶,找到成就感且締造佳績

疫情催化下,目前不管是遠距教學、遠距辦公、遠距銷售等已加速成爲趨勢。劉先覺認爲臺灣保險業務夥伴有必要轉型成爲KIL即保險理財的知識網紅,且應從專業提升、形象包裝與工具強化着手。例如:在專業提升上,協會提供FChFP課程證照,也規畫refresh回訓複習班,讓大家將實戰經驗分享,提升專業能力;在形象包裝上,有專業、有證照、有得獎的網紅較易獲得廣大粉絲青睞,因此可多在網路平臺發文、考取證照並爭取MDRT與亞太保險獎等獎項;在工具強化上,想要在部落格、臉書或instgram等數位平臺上掌握讀者或粉絲的足跡與偏好等,不妨可利用好險網提供的AI機器人服務,包括數位頭貼、智能秘書、數據精靈等強化客戶經營的工具。

最後,劉先覺不忘給得獎者恭喜並對獎項舉辦加以期許。他恭喜得獎者給自己努力予以肯定、並有智慧來參加獎項獲得勳章;他也期望,明年會有更多人來參加報名,且今年頒獎典禮能因疫情和緩順利延期到10月下旬的IFPA DAY並同舉行,讓第一屆亞太保險獎成功圓滿,不因疫情而留下缺憾

年輕菁英心得分享

寶貴經驗值得借鏡

亞太保險獎年輕得獎者衆多,爲年輕新血帶來鼓舞,得獎者的經驗分享更值得做爲借鏡。此次年輕得獎者之一,曾是帥氣的飛行員,現在是威盛保險經紀人楊乃翰,他分享經驗指出,亞太保險獎是一項國際殊榮,由於個人業績達到給獎標準並想給自己努力加以肯定,因此報名參加。而得獎最想給自己的一句話就是「謝謝在很辛苦的時候都不放棄的那個自己」。

對於協會推動亞太保險獎,他認爲立意相當好,不僅可提升整體業務員素質,更可作爲年輕夥伴的業務目標。年輕夥伴在有明確目標下,可訂定目標管理並予以量化進度,每天該做什麼都很明確,心裡不會惶恐。他提到,自己過去是先上協會的FChFP課程拿到特許財務畫師證照才進入保險業,這個專業能力對個人業務生涯有相當大的幫助,因爲不是每個客戶需要保險,但幾乎都會需要財務規畫,因此相當推薦新進夥伴可先上這個課程,十分實用。

另一位年輕得獎者,是有着漂亮臉蛋的臺灣人壽陳映存,對於亞太保險獎的印象,跟楊乃翰差不多,她也認爲除了MDRT之外,年輕夥伴可將亞太保險獎設爲個人目標來努力,以階段性管理去審視完成的進度。不過,她也透露,當初報名獎項,其實是整個團隊目標設定所推動,在團隊氛圍激勵下,對於個人往目標邁進有着不小的助力。

對於獎項心得建議,她則強調,不要吝嗇花點費用去投資自己,除了可以參加專業課程取得認證,來提升自己個人專業能力外,也可以參加國際獎項,用獎盃寫紀錄,用獲獎來讓客戶瞭解你的專業與表現。同時她也大方分享個人座右銘「大膽想、勇敢做」,一起勉勵大家除了要有企圖與創意,更要有執行力

同樣是此次女性得獎人之一,全球人壽許志英,以區經理角度分享了得獎與業務經驗。她表示,從業以來,一直將「專業是武器、形象是盔甲、獎項是勳章」做爲努力的方向,其中得獎更能印證自己能力與作法是正確的,且也可讓客戶知道個人傑出的表現,所以對於獎項的報名,希望自己或團隊儘量不錯過。

對於業務的分享,她認爲從事保險,要有愛人的心,纔有接受別人拒絕的力量並持續下去;要有專業,才能跟其他業務員有所差異,得到客戶認同與信賴,尤其臺灣老年化趨勢下,醫療險將更受重視,提供客戶結合覈保與臨牀醫學的實務,才能展現專業。此外,她更以易經的一句話「厚德載物」與大家互勉,鼓勵年輕後進能厚實更多元的德性特質與專業能力來幫助別人,才能承載更多豐碩的成果。

大誠保險經紀人黃坤傑也是此次年輕得獎者之一,他更帶領YPA團隊報名全數獲獎。他表示保險業就像跑馬拉松,要不斷自我提升,亞太保險獎正符合這樣概念,有繼續率目標不會短視近利,更可達到自我實現與榮譽感,而平時帶領團隊運作就是要求這種精神,獎項目標也是業務基本標準,因此鼓勵夥伴一起申請並得獎。 另外,在專業能力提升上,他相當推薦年輕夥伴參與協會的FChFP課程並取得證照,過去保險業務偏向商品銷售,大多以商品差異、靠關係或退傭手法來爭取業務,缺乏專業素質。但透過財務規畫的專業不僅給客戶完整財務規畫提案,更可切入更多需求層面,營造更寬廣的業務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