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都市圈新構想:以上海爲核心的「Σ形」長三角大灣區

上海示意圖大陸將以長江核心,打造新的長三角大灣區 。(圖/記者周怡德攝)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繼「粵港澳灣區」後,大陸將在打造以上海爲中心的另一個大型新灣區,大陸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指出,目前相關機構正在研究以上海都市圈爲依託,打造中國第二個大灣區的規劃課題

根據陸媒《21世紀經濟報導》,鄭新立指出,以上海都市圈爲基礎,形成了一個「Σ形」的灣區,上海正好位於長江口錢塘江口之間,以上海爲龍頭,通過滬杭甬寧波)、蘇錫常寧(南京)兩個方向經濟帶形成兩翼,可以吸引世界資本人才商業貨物在此集聚。

上海都市圈將成爲世界最大也是中國第二個大灣區,鄭新立說,上海都市圈在規劃上要體現整體競爭力的需要,一要建立環杭州灣第二大通道,從上海經過洋山岱山後經過舟山到寧波,形成公鐵兩路大橋,使得鐵路直接上島;二要從舟山港口到長江中上游建立河海聯運。

鄭新立表示,上海都市圈的最大優勢在於經濟腹地非常廣闊,長三角地區工業基礎雄厚,通過上海都市圈的建設,能夠帶動腹地經濟的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甚至能夠以此爲翹板面向太平洋經濟圈,形成輻射全球的一個經濟增長極

事實上,當初由由浙江方面提案的計劃名稱爲「環杭州灣大灣區」規劃範圍以上海爲龍頭,涉及杭州、寧波、紹興嘉興湖州、舟山六市,但業界普遍認爲灣區的核心位於上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秘書長鬱鴻勝指出,目前長三角大灣區的命名還有待討論,大灣區不僅是一個有海洋水域物理概念,而更多的是一個打破區域行政劃分,以市場配置資源爲主導的經濟區概念,具有開放與協同發展的特點。按照這個基本標準,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浙江和江蘇在內可以形成一個大灣區的概念,其中包括環杭州灣區、長江口灣區、南通通州灣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