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好市多現場各處有「臺味」 陸媒:臺式套路未必能拿下大陸市場

上海好市多爆滿。(圖/記者陳政錄攝,下同)

記者邱茀濱/綜合報導

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日前在上海火爆開幕,甚至登上各家外媒版面。第一財經週刊發現這家粗曠的美國超市在各處顯露出「臺味」,而其中的秘密就是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正是此次好市多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合作伙伴。

第一財經2日報導認爲,只要是有去過上海好市多的人都會注意到,各處都顯露出臺味,包括「工作人員在吆喝時,偶爾會冒出一個『吼~』的尾音來、各類標牌表單上,殘留了幾處繁體字、無限續杯碳酸飲料之外,食品部門出售臺味十足的鳳梨椰奶冰沙。」

▲上海好市多進口臺灣商品

報導說,其實臺味的秘密就光明正大地寫在好市多賣場主樓對面、目前是辦理會員卡辦公樓牆上。這裡原是臺企富士康下屬企業「漢陽光電」的工廠,且「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正是此次好市多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合作伙伴。」

報導發現,目前好市多賣場的所在地,再鴻海操作下由工業廠房轉爲商業用地之後,早期曾被命名爲「鴻橋新商匯」,但後來由鴻海集團在崑山物業管理公司「崑山好管家」介入,與好市多簽訂長期合作協議整體租賃。「鴻橋新商匯」因此率先變成了好市多的中國大陸首店

「目前,好市多閔行店內有近200名由臺灣地區好市多各門店抽調而來的『熟練工』,他們在各個業務部門間穿梭協調,支援各類工作,直到運營進入穩定期」,報導指出,加上開幕初期異常火爆,賣場內外需要大量增加保安力量,所以他們的螢光背心上,標註的也是「崑山好管家」字樣

臺灣style對上海好市多的影響,還有進口商品,報導則引述臺籍經銷商透露,賣場內的進口商品比例達到70%,其中「選了一些在臺灣比較火爆的商品率先銷售,這和美國Costco比較本地化的策略是不一樣的」。

報導認爲,讓大陸好市多首店向臺灣市場借取經驗,的確是直接且有效的思路,因爲「兩個市場的消費者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上海這樣的城市臺北的城市尺度也接近」。但是,報導也提醒,臺式套路未必就能拿下大陸市場,因爲在零售領域,對任何外資品牌來說,中國大陸都是全球範圍內最特殊、也最難落地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