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地方分權奄奄一息(沈迺訓)

中央防疫破功挨轟「只會講空泛數字」,柯文聲量逆轉頹勢網路好評度超車陳時中。(圖/中央社提供)

5月以降的疫情危機,政治人物不意外的又創造許多經典的政治詞彙,除了博取聲量的用途外,更多是用來掩飾見不得人的動機。「同島一命」之說同樣如此,該詞既替執政者塑造全國應統一戰線對抗疫情的道德標準,實際上也達到了壓縮反對黨施壓力道的作用,只是這高尚的標準旋即被「全國陪雙北坐牢」的說法打臉,凸顯所謂的「同島一命」不過是爲了要在野黨閉嘴,而「坐牢說」則是完全暴露綠營人士「防疫視同鬥爭」的醜陋本質

然而兩個詞彙之爭,卻透過這場中央與地方防疫作爲屢屢不同調的現象,顯示中央、地方權限僵化失衡的病症;同時也因缺乏因地制宜的區域治理概念,纔會讓防疫警戒等級是否應分區解除,在道德綁架的因素外,無形中設下更多障礙

事實上,肇因憲政體制下的中央、地方權力失衡已久。長期以來,中央先是透過立法來掌握行政事務管轄權,地方淪爲配角附庸角色;再透過財政分配大權,徹底壓縮地方權限,多數縣市一旦爭取不到來自中央的預算補助項目,推動建設基本無望。

例如近期防疫預算多次追加已提高到8400億,地方可有得到自主運用空間?無一不是中央指示地方照辦的補助流程。而爲此次疫情而設的「防疫條例」,其中第七條的帝王條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爲防治控制疫情需要,得實施必要之應變處置或措施,更是讓地方完全喪失應對疫情實施彈性作法的可能。

關於分區解除三級警戒可行與否,日本防疫管制也非全國統一實施,例如最近東京大阪等9個都道府縣緊急事態將於20日到期後解除,沖繩緊急事態則延長至下月11日。而疫情曾經無比嚴重的美國,得益於憲政體制讓地方有充分的行政權力,發揮了類似政策可予50州試點優點,在疫苗施打逐漸普及後,各州也都有不同的防疫管制標準,顯見因地制宜有其必要性。

臺灣的問題不是臺灣太小光是臺北、中、南、東乃至外島,各有山川海域地理隔閡,產業發展不同、生活型態也各異,在疫情趨緩下,是否有必要讓都市鄉下、讓工廠農田、讓臺北與臺東等不同條件卻實施同一管制標準?美、日的做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因爲憲政、財政的嚴密控制下,地方縣市長縱有英才也要大嘆無米之炊;過於細小破碎的縣市區域劃分,也讓區域治理難有效率。造成的後果是面對這場疫情,地方政府也只能媚俗的跟着「超前部署」這極爲政治正確的詞彙,設法多做些花不了大錢、卻也功效極爲有限的小確幸措施,只爲了證明有在做事。憲法所謂的「地方自治」,除了選舉功能外,早已奄奄一息。

(作者爲自由撰稿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