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漁民自救!東北角九孔復養奇蹟
文/呂國禎
東北角貢寮海濱,中秋節後第一道東北季風來臨,海水溫度跟着降低,漁民迫不及待潛入水中翻起石塊,抓了滿滿一簍俗稱九孔的臺灣小鮑魚,嘴角露出微笑。
自2002年開始,相隔11年,這是東北角第一批豐收的九孔,更象徵曾被宣稱已死的臺灣九孔產業起死回生了。
曾經,臺灣九孔年產量達2497公噸,產值突破20億元,還發明陸上型立體養殖法,被稱爲世界九孔王國,卻因一場疫病就被迫放棄。
今天的豐收,背後是一場漫長的自救行動。一羣靠海長大的養殖戶,不畏外界澆他們冷水,甚至連政府都喊話要禁養、棄養,也不放棄。
原來,他們看過九孔產業最興盛期,錢賺得容易,但沒人重視品種管理,任由它們近親繁殖超過20年,臺灣九孔變現代埃及法老「圖坦卡門」:近親通婚導致品種劣化、抵抗力降低,於是遇到病毒或氣候劇烈變化就全軍覆沒。
可悲是,臺灣野外幾乎見不到原生種野生九孔,也沒有建立自己的原生九孔品種資料庫,很難靠自己原生種來強化養殖品種,只好找日本老公來借種。
長順九孔養殖場老闆張樹根感嘆的說,中國跟臺灣幾乎是同時期發生九孔疫病,「中國政府一次派出20多個教授到九孔池邊,先不管預算、也不談研究報告什麼時候交,只求找出問題並解決。」結果中國不僅救活自己的九孔,還成了世界鮑魚王國。
兩相比較才發現臺灣九孔復活第一個困難,竟是作秀炒作的人多、願意長期投入的人少。這11年間,產官學界在九孔池畔來來去去,解方千奇百怪,有上市櫃公司認爲沿岸的海水有病毒,提出用清澈乾淨、病原菌稀少的深層海水養殖,不僅可讓九孔業回春,還可以打造海洋深層水的藍金產業鏈。
又有專家出來說,是因爲海水升溫造成藻類生態改變,九孔染病機率大增,九孔是地球暖化的受害者。說穿了,每個說法背後都各有目的,有的有預算與經費支持,要交報告才能了事;有的炒作不同議題,根本無濟於事。
第二個困難,是漫長道路給養殖戶自己走,產官學只解決眼前問題。九孔品種改良耗時耗經費,光是決定日本公九孔跟臺灣母九孔結婚,就是時間與心血試驗出來的。
每次養殖都要投錢,而且九孔成長期要一年,哪一種模式好,要過一年才能知道結果。等到找出日本千葉縣公九孔配臺灣母九孔,已是第三年了,但只能證明這樣組合有高存活率與成長速度,接下來還要嘗試高密度養殖,看它們能不能真正抵抗病毒、適應臺灣。
政府,丟着問題不管養不活原生種就引進別的
然而第三個困難是,短視近利,逃避問題,除了棄養九孔,政府單位大力推廣改養黑盤鮑。
黑盤鮑是非臺灣原生種的鮑魚,過去都在低溫環境成長,如日本,因此雖然能在臺灣養殖,但每到夏天氣溫飆高,總是會大量死亡。部分養殖戶接受了,因爲養九孔是全死,養黑盤鮑還勉強能夠維持生計,但這樣等於丟下了原生九孔不去解決問題。
臺灣雖曾稱霸全球,卻連原生種在哪也不知道,這一次雖然從日本借種救活產業,但再不務實進行品種管理與產業化研究,建立長期資料庫與科學化研究,很難保證九孔大覆滅不會再重來一次。
【 更多報導 】
臺灣自稱鬼島,外人卻看到我們的好
英文 e-mail 錯誤率最高的字竟是...
早上第一杯水,你喝對了嗎?
想一上班就贏在起跑點,第一個小時最該做的14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