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集體降價,漲價策略或失敗
漲價能讓奢侈品牌賺得“盆滿鉢滿”?業績顯示,今年以來奢侈品市場集體遇冷。
旗下擁有路易威登、迪奧等品牌的路威酩軒(LVMH)集團,第三季度銷售收入同比下降3%至191億歐元,核心的時裝與皮具部門銷售額僅爲92億歐元,同比下滑5%,爲近兩年來最差表現。另一頭部奢侈品集團開雲,第三季度收入大跌15%至38億歐元,佔集團一半收入的核心品牌古馳收入大跌26%至16億歐元,預計全年持續經營業務盈利較去年同期幾乎減半,創2016年以來最低水平。相比之下,愛馬仕第三季度業績倒是頗爲穩健,收入增長11%至37億歐元,前三季度收入上漲14%,但該成績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放緩。
多家奢侈品牌承認,反覆漲價的策略失敗,並面對市場現實選擇降價策略。英國奢侈品牌博柏利Burberry表示,未來將降低皮具售價。而在兩年前,該品牌宣佈整體產品售價將上漲15%。根據截至9月底的2025財年半年報,博柏利收入下降22%至10.9億英鎊,調整後營業虧損爲4100萬英鎊。另一英國奢侈皮具品牌瑪葆儷Mulberry計劃將60%的產品定價低於旗艦產品的價格1095英鎊,以此提高銷量。該品牌上半年也出現營收利潤雙下滑,截至9月30日收入下降19%,虧損擴大23%至1570萬英鎊。
“奢侈品牌通過漲價來提升品牌形象,對於該策略,顯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不買賬。”獨立時尚諮詢師雪筠表示,根據國內社交媒體的反饋,價格太高成爲人們消費奢侈品的重要阻礙。她指出,近年來奢侈品牌爲了提高業績,不斷提價,觸及消費者的上限,加劇奢侈品牌客戶流失,業績下滑,從而不斷惡性循環。
貝恩諮詢表示,在全球奢侈品行業遇冷趨勢下,奢侈品消費者數量在過去兩年裡約減少了5000萬,其中年輕消費者的流失尤爲顯著。該機構預計,2024年全球個人奢侈品消費預計將下滑2%至3630億歐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曲筱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