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產業創新並與陸合作抗韓流

圖爲2013年11月27日,第三屆兩岸產業合作論壇於28日於江蘇崑山舉行,時爲經濟部次長杜紫軍(左)與江蘇省副省長李雲峰(右)會面。(本報資料照片)

截至8月底整體上市公司半年報認列大陸投資獲利高達844億元,不但較2013年同期的568億元成長49%,更創下同期歷史次高。此一數字高得有點令人意外,粗估約佔上市公司上半年總獲利25%,反映中國大陸仍是臺灣上市公司獲利重要來源。

上市公司大陸轉投資收益情況,可歸納出幾個現象。一是大陸投資獲利依然集中在泛電子業,獲利高達596億元(成長119%),占上市公司大陸獲利71%,顯示電子業的大陸代工重要性依然不減,尤其大陸品牌下單量日益增加,成爲電子業重要訂單來源。

二是最晚開放進入大陸投資的金融、營建業,獲利雙雙由虧轉盈,分別較去年成長548%及263%是最大贏家。顯示開放大陸投資政策確實爲這兩個產業帶來實質獲利。三是百貨貿易和水泥業,大陸獲利各成長236%及136%,是由大陸內需消費以及基礎建設帶動大幅成長。與大陸內需相關的電機機械產業、航運物流業大陸獲利也分別成長72%及31%。

同時間,臺灣上市公司大陸轉投資亦呈現三大產業隱憂。在13類獲利衰退或虧損產業中,製紙塑化電器電纜、鋼鐵、玻璃陶瓷,均屬中國大陸產能過剩,正在積極整頓的產業。而食品、紡織觀光餐飲業雖屬內需,亦爲大陸已成熟、本土崛起競爭的產業。尤其紡織、玻璃陶瓷產業自2011年以來大陸投資持續虧損,電器電纜由去年下半年至今也呈虧損。換言之,兩岸傳統產業無論內需或出口幾乎已不存在分工關係,只剩下零合的競爭關係。上述產業若不能轉型走向產品高質化、差異化以及品牌化,在大陸的處境會更爲困難。

即使技術含金量高的電子業,在兩岸產業競合關係上也面臨三個隱憂。一是中國大陸技術自主在先進技術的追趕,二是大陸品牌在供應鏈中的市場話語權,漸凌駕臺灣。三是中國大陸與國際大廠結盟日深。

中國大陸每年對臺採購面板數量高達2,700萬片,但陸方六大彩視品牌則握有訂價權,同時中國大陸也極力扶植本土面板廠華星光電和京東方在電視面板技術和市佔率節節高升,華星光電背後大股東還有南韓三星電子,陸、韓結盟對臺灣兩大面板廠也帶來競爭壓力。臺灣過去依靠技術領先而攻佔大陸市場,但大陸現在除了有專攻小尺吋面板的天馬,華星光電和京東方也都佈局OLED面板,兩岸技術差距漸縮小。

在面板和半導體這兩塊臺灣具傳統優勢產業,優勢雖不致立即被追上,但不可諱言正漸漸鬆動。而在3C產品組裝上,臺灣所具有絕對優勢,但陸方價格話語權亦高;如小米機既以低價取勝,代工組裝利潤必然遭侵蝕。過去臺灣間接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即接國際單,最終產品再銷至中國大陸),但近年則是直接進入大陸市場,市場遊戲規則是大陸說了算。

儘管兩岸今年舉行信息產業技術標準論壇,達成30項合作,並無法改變這種趨勢。說穿了,陸方具有政府補貼、大市場及全球最大代工基地優勢。臺灣技術再領先,仍要面對這個客觀現實。兩岸產業分工界線已模糊,高新技術產業競合,是競爭大於合作,臺灣必須要面對克服。尤其要關注陸韓FTA完成後,臺韓在中國大陸的交鋒將更白熱化,其次臺灣習與日方技術合作,但陸日不睦,已影響臺灣在陸日系車廠獲利明顯下滑。

由長遠角度看,臺灣要在兩岸產業穩住陣腳,有以下兩個方向。

一是臺灣要有兩岸「利益共同體」觀念。陸方所提兩岸產業要優勢互補,必須以合資、併購及參股方式合作,就是在建立「利益共同體」。

二是改變創新思維。技術創新臺灣固然不在話下,但「原創創新」十分匱乏。例如,iPhone系列臺灣供應鏈可配合各項新功能創新,但並不具備足以顛覆iPhone新世代智慧手機產品的「原創創新」能力,這正是「技術創新」與「原創創新」最大不同點

原創創新是市場的創造者,技術創新則是原創創新下的跟隨者,臺灣要改變技術創新思維,以中國大陸市場的基礎,推動原創創新,纔是將創新與市場結合的最佳策略。現在創新的能量都在中國大陸,臺灣必須把握。

就「利益共同體」而言,南韓現正朝向這種模式加速在陸佈局,陸資已爲韓股的海外最大買家。就「原創創新」而言,南韓更遠遠超越臺灣,臺灣若再疑遲,未來的兩岸優勢將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