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兩岸經濟各有難題 更需合作

旺報社評

臺灣在投資及出口兩大引擎帶動下,GDP成長率上調至6.09%,創11年新高,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大幅拉近與南韓的差距。IMF推估臺灣人均所得可望於2024年突破4萬美元大關,並於2025年超車南韓,民衆無不興奮莫名。

人均超車南韓有疑慮

IMF推估臺灣人均GDP有機會超越南韓,取決於三大要素:經濟、人口及匯率。特別是在經濟方面,IMF認爲,近幾年面對中美貿易戰、供應鏈重組及新冠黑天鵝等多方面衝擊,臺灣被推到相對有利的位置。尤其全球半導體晶片強勁的需求,及數位時代的5G通訊產品,臺灣在全球製造鏈佔據關鍵地位。

順着這股潮流趨勢,未來5年(2021-2025)臺灣經濟預估將成長30%,領先南韓的22%。同一時段臺灣人口將衰退0.7%,南韓則成長0.2%,一來一往,兩國人均GDP的差距會逐漸縮小,甚至互換領先。而新臺幣的升勢也一直強於韓元,以美元表示的人均GDP會跟着水漲船高,強勢新臺幣成爲助推臺灣人均GDP超車南韓的關鍵。

上述推估,乍看之下相當合理。若仔細推敲卻有問題。光就經濟成長預測這點,一些重要的前提假設,明顯未納入最新趨勢。比如中美貿易戰,自拜習會相互釋出善意後,慢慢出現融冰跡象,接下來臺灣在供應鏈的角色,是否還能像原先那樣如魚得水,恐怕猶未可知。在這樣情況下,據此得出的預測結果,自然也就容易形成偏誤。

另一方面,因人口負成長,導致人均GDP被跟着放大,顯然不是一件好事。人口是產出的重要投入因子,背後代表的是長期生產力,當人口成長趨勢逐漸下滑,甚至衰退時,生產力自然也會跟着減弱。過去大陸經濟爲何可以快速成長?現在東南亞市場發展潛力爲何受到高度關注?絕大部分就是因爲他們擁有豐富的人口紅利。換句話說,對於一個人口逐漸衰退的國家來說,想要讓經濟永續成長,根本是緣木求魚。這不只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國安問題。若把此視爲拉昇人均GDP的利器,無疑是竭澤而漁。

犯了GDP至上論繆誤

大陸公佈第7次全國人口普查,知名公衆號「寧南山」曾忿忿不平,認爲經過40多年的經濟改革開放,大陸竟然沒有一個城市人均GDP高於臺灣,是非常難以接受的一件事。尤其是北上深廣這4個一線大城市,2020年人均GDP與臺灣平均差距還超過5000美元,將不利於兩岸統一大業。他認爲,大陸若無法在經濟發展水平上趕超臺灣,兩岸制度之爭就會落於下風,不利統一後的治理工作,因此,大陸應喊停惠臺政策,纔不會讓兩岸差距愈拉愈遠,這同樣是犯了GDP至上論的錯誤。

讀過經濟學的都知道,評估一國的經濟發展有許多面向,GDP只是其中一項。大多數已開發及先進國家,早已不把人均GDP當成衡量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指標。也就是說,象徵經濟總量的GDP,對於一國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當發展到達一定水準之上時,更應該重視的是經濟成長中「質」的部分,包括環境保護、所得分配及社會福利等面向。近年來,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企業治理(ESG)、永續發展目標(SDGs)、企業社會責任(CSR)等指標,逐漸受到各國家、企業及民衆重視,成爲顯學,就是最好的例子。

現階段,對同處於重大經濟轉折與拐點的兩岸來說,大陸要調整經濟結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臺灣則需衝刺產業升級轉型、追求永續成長。雙方目標雖有差異,但方向基本一致。兩岸政治關係緊張,但企業家峰會仍能達成共識,臺灣企業將赴大陸造林累積碳信用,這是恢復兩岸民間交流熱情的開始,期盼兩岸可以進一步思考,如何在環境保護、經濟永續與社會治理等問題上,展開具有前瞻性的對話。畢竟,不管兩岸再怎麼針鋒相對,讓人民過上真正的好日子,是主政者責無旁貸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