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市場與計劃經濟之間的平衡

旺報社評

德國總理蕭茲旋風式訪華行已經結束,但餘波盪漾不止。兩國在俄烏戰爭引發的東西對抗陰影下,不輕言脫鉤、鼓勵兩國企業相互投資、承諾深化雙邊經貿合作關係的表態,成爲全世界輿論關注焦點,也引發市場迴響。中美對抗將持續升溫,習蕭強調合作共贏、堅持維護全球化體系,顯得意義非凡。

民營企業市場活力旺盛

包括美國在內,西方國家在民粹政治主導下,紛紛採取以鄰爲壑經貿政策,自二戰後引領世界經濟走向繁榮的全球化精神受到破壞,全球經貿發展陷入停滯。習近平與蕭茲的聯合聲明是一道暮鼓晨鐘,提醒各國勿輕忽貿易保護主義對全球經貿的危害。

不過,蕭茲對二十大後中共政經發展路線感到憂心,深怕習近平爲抵禦美國製裁、追求國家自主而靠向馬列主義,但蕭茲可能過慮了。二十大後習近平權力更加集中,是否必然引發專制獨裁、只搞政治不搞經濟,還需要事實印證。用西方思維看中國政經發展,往往陷入見 樹不見林的迷思,因而誤判局勢。

習近平二十大上有關未來經濟路線的談話,確實更側重國家安全與社會分配(如共同富裕)目標,但他也重申,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持續深化改革開放、推進市場經濟,勢不可免。譬如,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擴大跨境貿易與電商綜合試驗區、加強一帶一路與RCEP沿線國家合作等,都昭示着大陸經濟不可能走回閉關鎖國的老路。

以上海舉辦的國際進口博覽會爲例,共吸引145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284家世界500強與行業巨頭參展,數量再創新高,顯示市場開放還是當前大陸經濟發展重心。更不用說,習近平開幕致詞時,一以貫之重申對外開放承諾,並表示將推動各國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積極履行多邊主義,都足以證明中國對外開放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開大門、走大路至少有兩大好處。一方面,可消除外資對大陸走回頭路的疑慮,如蕭茲訪華時所提到對馬列主義迴歸的擔憂;另一方面,可穩定內部民營企業的信心,破除國進民退的蜚語流言。

事實上,自2012年習近平上任以來,十年來大陸民企發展從未停過,甚至活力遠超胡溫時期,就是最好例證。

根據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統計,在2012-2021年十年間,大陸民營企業數量從1086萬家成長到4458萬家,足足增長3.1倍。民營企業佔總企業家數比重,由79.4%拉高到92.1%,等於10家企業中就有9家以上民營企業。

民營企業的活躍程度,不僅體現在量的擴增,質的部分也同步提升。中國企業聯合會與中國企業家協會每年發佈「中國企業500強」名單,2010年上榜的民營企業家數只有175家,約佔總數1/3,到了2021年有249家,比重近1/2。

經濟路線秉持中庸之道

推敲企業經營效率可以發現,500強民營企業不管是在營收與獲利上,都遠超過國營企業,人均營收是國企的1.24倍,人均利潤高達1.51倍。顯見民營企業的素質,已不可同日而語。這應歸功於習兩任期間,堅持市場經濟路線。

過去如此,未來何嘗不也一樣。務實來看,走回毛式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路線的選項並不存在。即便習近平第三任期將更着墨「共同富裕」的社會分配目標,但也不會割捨市場經濟,畢竟民營企業早已多到不能倒。習近平推動「共同富裕」將近3年,依據《富比士》2022大陸富豪榜,100名上榜富豪的財富總額,從去年的1.48兆美元下降至9071億美元,跌幅達39%,政策效果明顯,但民營企業的旺盛市場活力並未受到干擾,出口成爲大陸疫情期間經濟最重要支柱。這絕非偶然,市場經濟已成爲經濟社會的DNA,民營企業成爲經濟成長的壓艙石。

要維持旺盛的市場活力,在經濟路線的調整上須秉持中庸之道,審慎拿捏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平衡點,避免走向兩邊的極端。自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開始,就強調社會主義中有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中也有計劃經濟。計劃與市場都是經濟手段,不需要做非黑即白的二元式思考。

習近平要追求共同富裕,拜登要重建本土晶片製造力,都出於計劃經濟思維。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都試着要在市場的手與政府的手之間創造新平衡,如何能夠平衡,將是兩國領導人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