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不會讓萬科“暴”

10月底時,萬科的美元債出現異動,部分債券收益飆升50%以上,引發市場的多種猜測。

隨後,萬科在投資者交流互動易平臺上回應了異動,表示公司基本面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債券異動主要是市場情緒波動,以及境外市場出現不實猜測導致。

但迴應之後,市場依舊疑心未消,甚至有機構、媒體開始在做最壞演算:大股東深鐵會不會救萬科。

11月6日,萬科又組織了一次迴應會。出席這次會議的除了萬科的高層,還有大股東深圳地鐵集團董事長,更爲隆重的是,深圳市國資委主任、深圳市國資委黨委委員也罕見到場發聲。

這也是此輪行業深度調整,混合制企業遇到類似風險時,首次有大股東幫忙高調站臺。

萬科的底牌,依舊是穩的。

深圳國資委直接表態:

·萬科是深圳國資體系的重要成員;

·深圳國資委充分相信萬科管理層,並已經邀請畢馬威和國資財務專家、機構,對萬科的財務狀況做出判斷,一致認爲萬科基本面韌性強,財務策略穩健;

·萬科與深圳國資委旗下的其他市屬國企,有深入合作,在化解重點房企風險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並拓展萬科空間;

·最重要的一句是:如果遭遇極端情況,深圳國資也將在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下,運用一切可能手段和途徑與萬科共同應對可能風險。

這裡面,深圳國資提到了5種可能採取的支持措施,包括:

·通過受讓、合作開發等方式加快推進萬科大型城市更新項目開發建設;

·通過協同、合作等方式,提高萬科持有的各類投資性房地產的流動性;

·配合萬科優化長期股權投資結構;

·積極組織市屬國有企業市場化方式參與債券認購等工作;

·積極協調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萬科融資的支持力度。

總結來看,就是將從項目、股權、以及融資三大方面,對萬科進行救助。

深圳市國資委強調,國資國企有實力、也有能力支持萬科防範和應對各類風險。

業內人士分析,萬科是深圳國資體系的重要成員,深圳國資將萬科納入統計報表範圍,萬科總資產、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在深圳國資中佔比均超三成以上,萬科的經營發展對深圳國資具有重大影響。

國資如此立場鮮明地力挺企業實屬罕見,這說明此次面對來勢洶洶的做空勢力和市場過度的恐慌情緒,深圳國資選擇與萬科共同面對,體現了國資大股東對萬科的高度重視。

更重要的是,深圳國資不僅有鮮明的表態,還有多項具體舉措,無疑是給過度恐慌情緒所影響的市場各方吃下“定心丸”。

而大股東方深圳地鐵,也同樣給萬科準備了一套支持工具箱。

會議上,深圳地鐵董事長辛傑表示,將根據市場情況進行有序釋放以支持萬科,包括:

·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承接萬科在深圳的部分城市更新項目,幫助萬科盤活大宗資產;

·爲萬科注入新的流動性,交易金額預計超過100億元;

·同時積極準備,擇機購買萬科在公開市場發行的債券,提振市場信心。

最後,他再次堅定地表態,萬科背後是深圳地鐵,深圳地鐵背後是深圳國資,其本次出任萬科集團董事會副主席也充分地體現了深圳國資對萬科的信任與支持,深鐵自始至終都將與萬科堅定地站在一起。

對於市場傳聞“深鐵減持萬科股份”等消息,辛傑表示:“我聲明深鐵將長期持有萬科股份,沒有任何減持想法及行爲,外界傳播的信息是別有用心的,是造謠,請幫我們一起闢謠。”

萬科的債券異動出現在三季度報發佈的時間段,當時萬科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萬科銷售額同比下降10.8%。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23%。

負債指標方面,截至今年9月底,萬科剔除預收款後資產負債率67.1%,較去年底下降了1.51個百分點;淨負債率53.9%,較去年底43.7%增加10.2個百分點;現金短債比2.2倍,比年初2.1倍略有提升,但比今年6月末2.7倍有一定的下滑。

因此,萬科的經營情況也成爲今年會議的關注重點。

對於現金的減少,萬科財務總監韓慧華解釋,主要是因爲三季度裡公司獲取21個優質項目,對自由資金有一定消耗,同時考慮分紅,當季現金有一定影響。

此前,已有市場消息顯示,萬科正與多家國有大行洽談融資事宜,旨在獲取70億-80億港元的新銀團貸款,資金將專門用於償還2024年到期的離岸票據。

鬱亮在昨天下午的說明會上也坦言:“黎明前總是最冷的時候,但還是要對將來有信心。”

他表示,萬科對市場一直有信心,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指望政策一招解決所有問題。

市場的恢復需要三組力量的合力:能買、想買、需要買。

“需要買”方面,住房需求依然龐大,當前市場建設水平顯然超跌了,正在蓄積自發修復的勢能。

“能買”方面,8月以來各地出臺了許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給需求釋放創造了條件。

目前還存在的難點是“想買”的問題,就是恢復消費者的信心。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行業保持穩定。一個總是出問題的行業,消費者信心很難鞏固,保持行業穩定需要市場各方共同努力。

恢復信心其次是需要時間,每一輪房地產週期調整,從政策底到市場底,再逐步修復到合理水平,都需要時間。

他又做了最新預測:近兩年壓力大的原因,在於商品住宅建設交付洪峰與銷售連續下滑疊加在了一起,但從行業施工情況看,到明年下半年這一疊加過程就能基本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