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野味」又成疾病溫牀!《華郵》:中國沒從SARS記取教訓

中國科學家認爲,武漢肺炎來自華南海鮮市場。(圖/翻攝自微博)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擴散中,中國政府26日宣佈,在全國疫情解除以前,禁止販賣或運輸野生動物當局將從嚴取締、懲處違規者美國華盛頓郵報》於27日報導,專家學者們指出,中國17年前對抗「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羣」(SARS)時,也曾下達類似禁令,卻沒有記取教訓永久性實施禁令,如今又因野味市場,導致病毒爆發。

中國政府26日宣佈,直到全國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解除以前,禁止野生動物貿易販售與運輸,包括市場、超市、餐廳電子商務平臺,都不能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易。相關單位誓言加強執法,也提供民衆舉報熱線,強調將「嚴厲」懲處違反者

中國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機構聯合發佈禁令,並在聲明中提到,「消費者應充分了解食用野生動物的健康風險,遠離『狩獵』,健康飲食。」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販售活野味,被懷疑是武漢肺炎來源。(圖/翻攝微博)

中國科學家認爲,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自武漢市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Huanan Seafood Wholesale Market),那裡除了販賣海鮮以外,也出售各式各樣野生動物,包括活體貓狗、烏龜蛇類鼠類刺蝟土撥鼠網路上流傳的「菜單」中更包括狐狸幼狼猴子果子狸等等。由於早期病患大多都是市場員工客人,當局1月已關閉、消毒市場。

《華盛頓郵報》指出,野味市場中,許多種野生動物在不衛生的條件之下,被近距離安置、聚集,病毒很有可能發生突變,疾病傳染人類北京政府對抗SARS時,曾暫時禁止野生動物貿易,但之後又恢復運作。報導寫道,中國政府沒有從17年前的SARS疫情之中學到教訓,現在正在付出巨大代價

▲疫情爆發以後,華南海鮮市場「休市整治」。(圖/翻攝澎湃新聞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首席獸醫沃爾澤(Christian Walzer)認爲,這一次禁令是「重要的第一步」,但必須是「永久性」的,不只是中國,其他國家也不例外,「這個模式將會不斷重複,直到我們禁止販售野生動物,尤其是食用、在食品市場中的野生動物。」

美國環保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創辦人奈特(Peter Knights)表示,如果SARS時發佈的禁令持續,現在的危機可能可以被避免。他建議,應重新評估「野味產業」的可行性,是否值得冒着引發全球傳染病、破壞國家形象、涉及動物虐待與保育關注的風險。

►不斷更新/全球疫情整理南韓1男成第4例確診 美國5例皆曾旅遊武漢

►時間存在的意義就是襯托妳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