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長瘜肉要注意! 一不小心就是神經內分泌癌

▲從胃鏡檢查中,發現李女士的十二指腸有0.3公分的瘜肉(紅圈處),且有出血的情形。(圖/記者黃孟珍翻攝)

記者黃孟珍/苗栗報導

家住苗栗的61歲的李姓婦人,因爲一個月以來一直解黑便,因此到醫院腸胃科就醫,經醫師安排胃鏡及大腸鏡檢查後,發現十二指腸有一個約0.3公分的瘜肉,經病理化驗神經內分泌癌。在評估確認沒有其他部位轉移的情形下,由外科醫師進行腹腔鏡微創十二指腸腫瘤切除手術,手術當天李女士即可下牀活動

大千綜合醫院外科部主任馮啓彥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會透過神經內分泌細胞遍佈身體內的每個器官,最常發生在腸胃道,尤其是直腸,其次爲小腸胰臟。也因爲發生的部位不同,病人產生不同的症狀

▲馮啓彥主任表示,神經內分泌癌可能發生在不同器官,尤以腸胃道最常見,因此定期做大腸篩檢才能及早發現及治療。(圖/記者黃孟珍翻攝)

馮啓彥也說,一般咳嗽、氣喘、腹瀉、盜汗、低血糖腹痛臉紅等,容易被誤認爲是其他疾病,例如:長期腹瀉被誤爲大腸急躁症。目前神經內分泌瘤的治療方式以手術爲主,若手術無法切除或已轉移,纔會以藥物治療。

醫師也呼籲民衆,神經內分泌瘤雖好發於腸胃道,但其他器官如:肺臟也會生長,由於現在仍不清楚神經內分泌瘤發生的原因,因此鼓勵民衆定期做大腸篩檢,如果有腸胃不適的情形,也要儘早就醫,以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