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八二三死傷最多的軍種──怒潮老兵陳耀宗的故事之9(曾建元)

1962年的大膽島守軍(圖/中央社潘月康)

陳耀宗第二次在金門待到民國45年,部隊調回到桃園縣八德鄉大湳進行集體訓練。經過兩年多後,民國47年8月23日傍晚時分,八二三砲戰爆發,解放軍密集又猛烈的砲火大肆投擲而來,短短的兩個小時內,就落下了5萬多發砲彈。到第二天,解放軍刻意將火力集中在金門的碼頭、砲兵陣地、指揮所、觀測所、機場等區域,國軍死傷超越數百人,民衆房屋毀損也數十棟,滿目瘡痍。

金門防衛司令部在戰爭一開始,便遭解放軍砲擊,趙家驤、吉星文、章傑等副司令官當場殉國,胡璉也負傷,司令部對外的指揮發布一時中斷。胡璉曾經下令,未經其同意,金門國軍不得自行對解放軍開炮,這是爲了避免兩岸隨時引發戰爭,但此時卻使守軍在戰役展開初期處於劣勢,這時候有金防部直屬自強砲兵部隊第692營長魯鳳三忍不住自行開砲反擊,我軍以爲是胡璉發佈的軍事指令,於是士氣大振,一改萎靡氣氛,火力全開,重砲反擊解放軍。

國軍戰力恢復,作戰精神令美軍極爲感動,於是派出第七艦隊護航,支援我國國軍海軍運補,使我國國軍能維持戰力及體力,陳耀宗當時曾親眼看到8艘美國軍艦列陣於臺灣海峽,非常壯觀。面對解放軍的侵略,美國則提供我國國軍8英吋榴砲。美軍先將8英吋榴砲運送至臺灣本島,讓國軍熟悉該武器的使用,再將其運送至金門,8英吋榴砲的使用,讓國軍信心大增。美軍在金門並與我國空軍、陸軍、海軍陸戰隊進行演練,但美國軍隊則刻意避免與解放軍正面的砲火交鋒。

當初八二三砲戰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來勢洶洶,最後卻是宣告單打雙不打自找臺階收場。約定好時間打仗的模式是挺荒謬的。這一場砲戰也可以說未曾停過。直到民國6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立邦交,宣佈停止炮擊金門,兩岸才步入太平的局面至今。

由於陳耀宗所屬部隊自於民國45年自金門移防颱中后里進行《前瞻計劃》重裝步兵師訓練,未通過考覈,所以沒有被調派直接參與八二三砲戰,而是直到民國50年4月,才又調防金門,這是陳耀宗第三次去金門,而他則於10月被分派至烈嶼鄉大膽島防衛。

大膽島原本的名稱爲大擔島,因爲古寧頭戰役後解放軍於39年7月進攻大擔、二擔,胡璉金門防衛軍大捷,蔣經國乃爲島題字:「大膽挑大擔,島孤人不孤」。題字裡的「島孤」是因爲大膽島距離金門一萬多公尺,相較於金門,就是一座孤島。

大膽島距離廈門島更近,不到5千公尺,廈門早已淪陷,在大膽島的處境如魚遊沸鼎。每當解放軍對金門地區發動砲擊,砲彈如雨,煙硝瀰漫,陳耀宗與同袍們則利用碉堡當作掩護。戰死傷最多的軍種是通訊兵,當有線通訊被砲彈炸燬後,這些通訊兵們就必須揹着通訊器材離開碉堡,在砲彈屢屢落下的環境中,匍匐前進到外圍,誓死完成接通通訊的任務。

(作者爲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暨國立金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臺灣獨家傳媒智庫執行長)

【未完待續,曾建元專欄每週五刊出】

訪問:曾建元、王淳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