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陳誠與石門水庫──望穿海峽的眼睛之1(朱偉嶽)

1964年06月14日陳誠副總統抵達石門水庫工地,主持石門水庫的竣工典禮,並揮帽向受益區農民答禮。(中時報系檔案照,餘忍攝)

中山科學研究院本部及主要住宿區,座落在臺灣省桃園縣龍潭鄉佳安村。後來桃園縣由縣升市,改名爲龍潭區佳安裡。佳安裡裡長羅濟巧先生,是臺灣大學經濟系畢業後返鄉建設的先驅。現在的龍潭區佳安裡,和上世紀60年代連電燈都不多的佳安村,相差是太多了。羅先生爲讓里民們知道更多這個裡的來龍去脈,特委請中央大學的教授和同學,到臺北訪談朱偉嶽先生,本文是訪談紀錄,經朱偉嶽過目整理而成。

民國38年8月,一個並不異常炎熱的夏天,美利堅合衆國發表了一份白皮書。當時14歲的我搭着平興號輪船,隨着家人自汕頭駛向臺灣高雄,遠離大陸。我當時還看不懂那份白皮書,因爲不是那樣的年齡。白皮書一事被刊載在報紙頭版上,總在斥責國民黨的腐敗無能,導致節節敗退,實屬活該云云。後來我才恍然大悟,這是美國把幾年前,才共同擊敗日本的同盟國──中華民國,一腳踢開的正式通告。

回想起來,當時美國的對華政策也分爲鷹、鴿兩派,因爲少數鷹派對中華民國的敬重,並不排斥援助撤退到臺灣的中華民國。因此,即便當時美國發布了白皮書,在臺仍有一組織,名爲「農業復興委員會」。他們並未完全棄置中華民國於不顧。光這點,他們似乎就有資格要求中華民國感激涕零。這雙暗地裡牽着的手,到現在還未放鬆,但剩幾根手指扣着,就不得而知了。

1949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臺灣,已是退到懸崖邊緣。但他們也從這場敗仗中,清楚認知了中國社會佔絕大多數農民的力量與影響。石門水庫是一個參照的建設,參照曾於臺南獲得廣大回響與認同的日本工程師八田與一。嘉南大圳畢竟是個指標性的水利設施。

石門水庫確實也成爲另一個劃時代的代表,它帶來的繁榮與其傳奇性,全鐵錚錚地擺在歷史上,不可磨滅。

土地改革政策也跟進了,爲的就是收服農民的心。從古至今,人們總是在哪裡挫敗、就在那裡重來。「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都是這時候出現的政策。加上當時臺灣仍屬農業社會,擺平農心後,纔有餘力發展外銷事業,這一點國民政府還是看得很清楚。

待「耕者有其田」完全實施,外銷逐漸穩定,也已是民國50年代的事情。這時的對岸,依舊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等運動中努力。相較之下,臺灣真有這麼一段時間遙遙領先,且大部分都是農民的腳底印子踏得最深。

這段美好過往的餘韻,還有一絲留到現在。但有些人還沒從過往雲煙中清醒,他們在夢裡還以爲是永遠的領先者。民國77年,我回上海吃飯得用糧票。今日的上海,卻已是繁華又魔性的大都市。臺灣的美夢,實在作的太久。

在民國40、50年這段期間,國民政府在臺灣第一個重大公共建設「石門水庫」,正是歷史需要的正確答案。陳誠親自先到美國田納西州參觀TVA水庫建設,後來的孫運璇先生,也派到TVA實習工作,他們是開創國家建設的先鋒。

陳誠回國後,立即邀請了美國水壩設計及工程監造人員共約50人,在佳安村所在地,修建了50餘棟房舍,作爲他們的宿舍。另蓋了一座簡樸小型賓館,其中有一個狹小房間,專供陳誠居住。

中山院一直把這賓館當貴賓室使用,陳誠的臥室則保持原樣:一張硬板牀,一張桌子、椅子及檯燈,是典型的黃埔軍人作風。以上的這些房舍仍然存在,就是今日佳安村的石園──中山院員工主要的住宿區。

1964年06月14日陳誠副總統主持石門水庫竣工典禮,美國駐華大使賴特(右二)親臨出席。(中時報系檔案照,餘忍攝)

陳誠的名字,在那個年代如同一名宰相的稱號。他是當時蔣介石公開指認的接班人。陳誠以後的農復會及石門水庫的建設負責人,是前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蔣夢麟先生幫助蔣介石和陳誠,完成了臺灣初步的農村建設以及水利建設。

今天台灣的農業發展能小有名氣,和民國40、50年代國民政府的努力,有直接關係。正如下水道、污水道、農地重畫,這些建設屬於一般人「看不見」的建設。但它並不虛無飄渺,也不是多麼崇高或抽象的概念,單純只是眼睛直觀上無法看見,對大多數百姓而言,就等於不存在的建設。

直至今日,這「看不見」的盲點,仍常使這個從大陸退守至臺灣的國民政府,頻受抨擊爲無能又專制。當這樣的抨擊越來越激烈,似乎成爲政治正確的單純謾罵。要不是歷史仇恨,抑或當下謾罵者的個人利益,怎麼是一個選擇性地遮蔽自己眼睛的歷史瞎子。

追隨陳誠工作的人們之中,有一位名叫朱金蒼,福建人。我曾請他比較一下陳誠和蔣夢麟的不同。朱金蒼先生說,陳主委(石門水庫興建委員會主任委員)嚴肅,無論坐或站,腰桿筆挺;送什麼菜給他吃,就吃什麼,從不挑剔。蔣主委則是靄然長者,習性隨和,但飲食講究,會指定食物。

在追隨傅斯年、梅貽琦、蔣夢麟等來臺的知識份子中,有一批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優秀師資,這些老師之中有也許多成員到建國中學任教。他們一個個都是我的恩師,上起課來深刻精彩,每堂都是值得學生到八旬之後仍舊記得的訓誡與忠告。

除了本身受過良好教育訓練,這些在大時代中生存下來的教師們,來到了這個相對平安的小地方,每一句帶給眼前學生們的話,都必定是語重心長的。

(朱偉嶽爲前中科院第二所資深研究員,本文爲龍潭區佳安裡裡長羅濟巧訪談朱偉嶽之紀錄)

【未完待續,朱偉嶽專欄每週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