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海域神秘 始皇神往──未酬邦國中興之80(朱偉嶽)

位於山東省青島的琅琊臺爲秦始皇送別徐福出海尋訪長生不老藥的所在,立有雕像記述此事,其下爲中俄軍演登陸海灘。(圖/本報系資料照)

在戰國七雄中,秦國是最靠內陸的一個王國,以興修水利,發展農工充實國力,而力壓羣雄,統一中國。秦始皇主要以強大的陸軍稱雄天下,但統一中國以後,他注意的焦點,卻轉移到海上。由他統一後5次出巡,僅笫一次巡隴西,今甘肅省西部外,其餘4次都巡遊海上,可以證明其注意重點的轉變。

在春秋、戰國之時,不會有今之鐵路、公路,更不可能有高速鐵路或高速公路,其時的道路,應像今日鄉間仍存在的產業道路,最多鋪上碎石或石塊的泥石通道。但秦朝有所謂馳道,馳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近於現代的高速公路,推判戰國時各國應都有類似於馳道的大路,但皆不若秦國之發達而已;秦國之有更發達的馳道,對於調遣軍隊及軍隊所需的補給,對用武力征服各國,都有決定性的影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時著名的馳道有9條,平坦之處,道寬50步(約今40公尺含車道、馬道及人行道),隔三丈(約今7公尺)栽一棵樹,道兩旁用金屬錐夯築厚實,路中間爲專供皇帝出巡車行的部分。公元1974年,在今內蒙吉伊克昭盟發現了長約100公尺的直行馳道遺址,路面殘寬約22公尺,斷面明顯可見,現存路面高約1~1.5公尺,用紅砂岩土填築而成,從直道遺址可以看到南北的出口遙遙相對,連成一線,這同《史記‧蒙恬傳》所載「塹山堙谷,通直道」的記載吻合。可見以當時物質條件下修築全國性的馳道,其工程的浩大和艱鉅。

另秦國爲了開發四川,還修築了棧道,正如《史記‧範睢蔡澤列傳》中蔡澤之言:「棧道千里,通於蜀漢,使天下皆畏秦。」棧道是掛在岩石旁邊的木質道路,路面寬3~5公尺不等,竟把秦國本部和四川聯結了起來,怎能不實力大增,稱雄天下。始皇帝深切知道交通建設的重要性,關乎一個國家的興亡。

當他統一了中國,要巡視各地的時候,首先巡視隴西,這是秦國的邊疆地區,一定是坐車前往,但不一定有馳道,坐在8匹駿馬拉着的大車走在泥石路上,再怎麼豪華,也不可能舒服。改走馳道或乘舟師旗艦,定然平穩得多。何況他聽說海洋的浩翰遼闊,無邊海域的神秘,都會讓這位始皇帝神往,故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實地探究,雖然始皇帝死於最後一次的探海歸途,他的派人尋找亶州的夢也沒有實現,但始皇帝對海洋的重視和利用,在滅六國後就已開始。如公元214年命將軍蒙恬率軍30萬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44個縣後,隨即派大量民工,修築長城,斷了匈奴南下之路。而對北方軍、民的糧食等補給十分困難,乃以琅琊爲海運基地,把軍需民食,經由海運運至天津附近的古黃河河道,再經由河道運達北方,解決了糧草運送的問題。

秦始皇不僅關注北方,他同時注意南方的問題。他派出50萬人戍守嶺南,爲了向嶺南進軍,同樣要解決運兵運糧的難題,他派了水利工程專家史祿,在今廣西省興安縣境的珠江上游灕水和湘水上游之間,用4年時間開鑿一條長約36公里水閘式運河,可使船隻用水閘的蓄水功能,穿越高地駛往目的地,從而使嶺南的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糸聯成一體,不僅方便了軍隊及給養的調動運輸,也使嶺南地區的物資,易於輸送到其他地區。這名爲靈渠的水閘式運河雖不很長,但建造的困難巧妙,使它至今仍享盛名。西方類似於靈渠水閘式運河,始於公元1375年的荷蘭,次爲公元1914年的巴拿馬運河,較之公元前214年建成的靈渠,在時間上差得多了。

統一中國後的秦始皇登艦出海巡視,是古中國海軍統帥,乘坐舟師艦船的出海巡弋。在那個時代,雖已有不少沿海先民含方士等,甘冒風濤討海謀生,但都以近岸航行爲主,真正在茫茫大海,難分方向中猶能航行的技術,尚未成熟;也就是說,那時地文航海的技術,已有不錯的水平了,國家統帥纔敢一而再的朝海上跑。在海上一般肉眼可以看到30海浬(約50公里),估計當時秦始皇的海上航行,大概在離岸在50公里以內。以今天的水平看,雖然是近海觀光式的航行,但對兩千多年前華夏中國艦船建造技術,以及對沿海討海人心理上產生的激勵效應,不能輕忽。

公元前219年(巡隴西后第二年),秦始皇開始乘舟師旗艦巡遊海上,這是華夏中國歷史上政府,有組織的大規模航海活動。他這次海上巡遊,先到今山東泰安市境內的泰山境內的泰山封禪。封是祭天的意思,禪是祭地的意思。秦始皇生於那個時代,那時知識份子(儒士們)多認三皇之首爲天皇伏羲,伏羲以木德而帝天下,被尊爲天下共主,伏羲的道場在泰山,當時齊、魯的儒士們認爲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人間的最高帝王,應當到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無上的天和地,向天皇伏羲表功,以堅定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心願。這種儀式流傳至春秋戰國時期,並定名爲「封禪」。

前文提到夫差應魯哀公、晉定公之請,去除「吳王」王號改稱「吳公」,主盟黃池大會,和魯哀公、晉定公等,並排站在封禪臺上,就是要共同過一下封禪之癮的故事。秦始皇真正成了天下共主,豈能不莊重地封禪一下。

(作者爲前中科院第二所資深研究員)

【未完待續,朱偉嶽專欄每週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