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火蜂計劃」無疾而終──臺灣的飛彈腳步之2(朱偉嶽)

1968年04月18日來華訪問的大韓民國陸軍參謀總長金桂元上將(右),參觀我軍事訓練基地,觀摩國軍部隊的飛彈射擊演練,基地教官當場簡介火蜂目標機的性能及飛彈射擊程序。(姚琢奇攝)

民55年(1966),中山院火箭研究所從國外購得一套二戰末期德國V-2飛彈技術資料。因V-2飛彈同時是美國、蘇聯彈道飛彈的宗師。所以,中山院特地派了幾位專家,到德國實地瞭解,希望從V-2飛彈開始,步入彈道飛彈的大門。

這段期間,桃園龍潭還是相當荒僻的鄉下地方,中山院工作人員住在那裡,晚上唯一的消遣就是看電視。當時臺灣的電視臺祗有「臺灣電視公司」,正播出李小龍主演的「青蜂俠」連續劇。引發了火箭研究所人員的聯想力,便把這套與德國合作的彈道飛彈研究,稱之爲「黃蜂計劃」。

當中山院火箭研究所提報研製「黃蜂計劃」的時候,唐君鉑知道這是飛彈動力的根本,至表重視。於是,他把中山院計劃處長劉元發將軍,也是中山院核武研製計劃最重要的協調人,調任爲火箭研究所所長,以期配合核能研究所原子彈的研究製程。

「黃蜂計劃」的推動,以及後來接續的「青蜂計劃」,及擬與以色列中短程彈道飛彈「耶利哥」合作的400公里以上射程飛彈,主要是想作爲原子彈的投擲工具。但中山院初期核武發展的「新竹計劃」,因吳大猷的反對而受阻,後雖改提「桃園計劃」取代,雖然進程順利,但核武的腳步,最後還是在蔣經國的裁決下,停了下來。所以「黃蜂計劃」、「青蜂計劃」等方案,自然就變成一個無用武之地的計劃。

這些努力雖未成功推出可攜帶核彈彈頭的彈道飛彈,但卻替中山院打下了堅實的火箭發展基礎。以後中山院研發之「雄蜂計劃」、「天弓計劃」、「天劍計劃」乃至晚近傳聞中發展之中程彈道飛彈等,實皆由這些計劃預先紮下深厚的根基衍生而來。

當國府中山院專家在德國研習V-2飛彈的時候,得知二戰末期德國除了V-1及V-2飛彈之外,還研製了一款供德國海軍使用的HS-293攻艦飛彈。民56年(1967)這批專家自德國返回臺灣後,把得自德國的HS-293攻艦導彈資料(注三),交給時任中山院籌備處主任的唐君鉑。

唐氏認爲,HS-293攻艦導彈的目視導引功能,和中山院電子研究所的關聯比較密切,於是唐氏將這份資料,交給了那時任職電子所控制組的韓光渭博士,由韓氏去聯絡院內有關人員,共同研究。

中山院電子研究所在成立之初,除空軍航空研究院電子組長宋玉出任副所長外,所有負責人及絕大部份研究人員,幾乎全來自海軍。對民47年(1958)馬祖外海三艘巡防艦,圍攻一艘無武裝木殼機帆船,竟未擊沉一事,無不印象鮮明。茶餘飯後之時,早有共識若有機會,一定要爲國府海軍研製犀利的攻艦飛彈,逐步擺脫對外國主要是對美國的依賴。

民57年(1968)間,控制組把HS-293攻艦飛彈技術資料,畫分成若干章節段落,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分配給火箭研究所及電子研究所相關工作人員研讀。要求每人提出讀書報告,並登臺解釋說明。這是中山院,最初從事戰術性導引飛彈研究的起點。斯時國府陸軍已擁有美國供應的「勝利女神力士型」飛彈及「鷹式」飛彈,這兩型飛彈都屬於防空用途。

前者用於對付中、高空,後者則用於對付中、低空敵機。國府空軍當時則已擁有美製響尾蛇飛彈。前述陸軍之兩型飛彈在演習時使用的靶機,名叫「火蜂」。中科院控制組人員,最初一度希望把「火蜂」改裝成飛彈。但「火蜂」靶機由美軍直接操控,無由獲得。韓光渭乃把空軍現有的OQ-19B靶機取代美軍「火蜂」靶機,作爲改裝爲飛彈的樣品機,仍將這項計劃稱之爲「火蜂計劃」。

OQ-19B靶機,使用小型汽油發動機,靶機設計僅有兩翼的副翼,可作大轉彎之用。機尾並沒有方向舵,要操縱這靶機以攻擊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正如劃一艘小艇,因速度慢,尚可用雙槳操縱艇首方向。但若是裝上了機器的小艇,艇尾非裝有方向舵不可,想用艇側的兩槳調整艇向,殆難成功。

1963年05月14日五十一年度學術文藝獎金在教育部頒發,教育部長黃季陸頒發金質獎章及獎狀給工科組的韓光渭。(徵信新聞攝影組攝)

當韓光渭提出構想,要把OQ-19B靶機改裝爲攻擊性載具的時候,宋玉副所長即表反對。理由是這個靶機沒有方向舵,如何能精準操控飛行方向?宋玉畢業於中央大學航空系,是抗戰末期加入國府「航空工業計劃室」的精英之一。後赴美國史丹福大學攻電子計算機,是臺灣資訊業的先驅。

所以宋玉較韓光渭更能瞭解航空器的基本性能,但當時宋玉也不是很瞭解導引控制是怎麼一回事。於是宋玉的反對意見,並不能阻止控制組把OQ-19B靶機,安排到淡水海濱去做攻擊目標的飛行控制試驗。結果呢?當然是失敗的。因爲OQ-19B靶機機身的設計過於簡陋,「火蜂計劃」無疾而終乃爲必然。

本文提及此事,在說明從事國防高科技的工作人員,他們都是一時之選,受過很完整的科技訓練。但他們在開始時都不是專家,只是依靠着他們建設現代國防的熱誠和理想,努力向前。他們不懈地從工作中學習,逐步成爲世界級的頂尖專家。所以,韓光渭最後也變成了中央研究院的院士。

火蜂雖然熄火了,控制組內同仁,在韓光渭的領導下,仍然向自制飛彈的艱困路途邁進。經一再商討研議,最後獲致共識。認爲應該從研製現代化的先進攻艦飛彈着手,開始時目標不必太高遠,飛彈的射程先以30公里的目視範圍爲限。其次,無論是電子技術或者火箭推動等技術,都不要脫離當時中山院火箭研究所及電子研究所已具有的能力太遠。如此,所有研發飛彈的材料或者零、配件,亦都較易取得或自行研製。

(作者爲前中科院第二所資深研究員)

【未完待續,朱偉嶽專欄每週日刊出】

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史話專欄歡迎書摘合作與歷史相關文章、照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