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強行理髮的髮禁時代(劉良升)

1979年時專家學者最近又極力倡導「美」育,爲國中學生的頭髮請命,認爲「西瓜皮」已不合時宜,應開放髮禁,因此引起學生對頭髮的重視,致有「護髮」的呼聲。但教育部官員表示,教育部對中學生蓄髮的長度早已有規定,實施以來並無不良反應,教育部不考慮放寬。(樑志鵬攝)

因爲新型冠狀病毒在世界各地肆虐之故,大家的日常生活都被迫進行了許多調整。最顯而易見的是,我們與夥伴們從原先的握手致意,到後來必需保持6英尺距離以上的社交隔離(social distancing),後來方改以拳頭碰觸(fist bump),近日才逐漸又回覆到原先握手習慣。而因應當時這個聯邦政府的新的要求,過去兩年美國海軍也暫時放寬了髮禁的標準,美國海軍當局對珍重人命和符合規定所賦予的權宜舉措讓我表示欽佩。

依照現行美國海軍的髮禁準則,男性軍人的頭髮不得超過4英吋,且不得觸及耳朵,衣領或超過眉線;女性軍人的頭髮則不能超過衣領後端的下緣。而因應新冠毒這項新的臨時條款,則授權各單位指揮官可以便宜行事准許軍人稍微增加發量和長度,但是鬍鬚,鬢毛和髮型的要求並沒有改變(不知往後是否將改回原來的規定)。這則過往新聞讓我這名8年髮禁(6年中學時期,2年服兵役)的親歷者,將思緒帶回了從前。

當我在臺灣地區自小學畢業後,開始我第一階段6年的「髮禁」之旅。初中時期每隔3周的星期一朝會升旗典禮以後,學校的生活管理組長就會走入各個班級的隊伍中,命令每班學生脫下帽子,檢查男女學生的頭髮長度。我向來也不知道髮長的標準到底是多少,只是從衆說紛紜間得知男生的頭頂髮長不得超過我們少年(不是成年人)兩支手指頭寬,腦袋兩側和後方更是要剃得接近無毛。我的應變之法是減少事端,花錢消災(父母親的血汗錢),反正理髮師會「從嚴」判定標準!

至於檢查方面,生活管理組長有時興起,會將頭髮不合格的男女學生叫到操場司令臺上,拿起自備的推剪,當衆從男學生的額頭頂,一路推到後腦勺,於三千煩惱絲的正中央處,開出一條「康莊大道」,是爲所謂的「開跑道」。如果是女學生違規,就在她的後腦下方的部位用剪刀剪出一個洞,以茲警告。至於某些「冥頑」份子,特意理個大光頭做無言抗議,也是要接受處罰的,「禁理光頭」的訓示也曾從操場司令臺的擴音喇叭中三令五申,宣達周知。今日回顧,這些不尊重人權的舉措,哪裡是教化作育之法,簡直是公審私刑。不過在當時的威權時代,我們也只得噤聲不語,每3周的週末,規規矩矩向理髮廳報到,心中只想早早考入高中,離開「煉獄」而已。

升入高中後,這個髮禁依然適用,只是改由高中的軍訓教官代行檢查之責,週期也是每3個禮拜一次。當時我們已經長得都比軍訓教官還高又壯,所以遇有髮長不合格的學生,軍訓教官也好言相勸,先登記名字,翌日學生若到軍訓教官辦公室複檢通過,就一筆勾銷。這種合情合理作法我們樂於接受,倒也相安無事。

據說這個在中學6年的髮禁規定,是沿襲日本軍國主義殖民臺灣時期對學子輸入軍事教育的陋習,而諷刺的是我們青少年時連日本教育當局都早就開放了髮禁。不過,隨着臺灣地區趨向民主化的風潮,中學生的髮禁因不合時宜戛然而止,可惜我們這一代人卻因「超齡」而無法享受這項德政美意了。

高中畢業在進入大學就讀前,我們甫達到大學招生考試錄取標準的準大學生,奉命向陸軍成功基地(成功嶺)報到,接受爲期6周的大學學生軍事訓練。當然又是要剔除頂上煩惱絲之際了!只見我們學生排成一字長蛇陣,兩名「專業髮型設計師」分進合擊,一名直取頂上,另一名專攻兩側,不旋踵,大家都頂上光溜溜見人了!3周後,「專業髮型設計師」再入營區將我們左後右側修剪一番,也就大功告成了。

結束了沒有髮禁且由你玩四年(University諧音)的大學生涯,在炎炎酷暑下向高雄左營海軍新兵訓練中心報到,我因爲服兵役而衍生的第二階段髮禁降臨了。先前在成功嶺接受軍訓時「分進合擊」的場景,又如法炮製一番,腦袋瓜子瞬間變成光溜溜的電燈泡。結訓分發到部隊後,每隔3周部隊主管都會安排理髮師進入單位裡替大家理髮。海軍的髮禁感覺上較陸軍好些,不但軍官士兵同等待遇,頂上的髮量還可以旁分,整理個小飛機頭沒啥問題。我想這一部分原因是海軍的志願役官士兵的比例較高使然,所以我們義務役的軍人也「禿子跟着月亮走」,沾點兒光。至於一旦我們錯失在自個兒營區內理髮的機會,通常我們會到海軍左營海軍基地內,位於小港的一九二掃雷艦隊部旁的福利社打理,那裡價格好像貴一些,但理髮師手藝卻高超一些,對於外型稍微講究者,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過往8年的髮禁生涯,原先早就淡出了我的視野數十年了,這次若不是看到美國海軍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的「舊聞」,我也不至於往事重提,重溫「開跑道」的驚悚。在此由衷冀望我們真正能夠與新型冠狀病毒和平共存,達成一個新的生活中的平衡。

(作者現居美國德州休斯頓市)

【劉良升專欄每週二刊出】

◎史話歡迎讀者投稿,針對兩岸關注之歷史事實或人物撰文,體例不限,舉凡傳記、論文、散文、書信、日記,撫今追昔之訪談紀錄或自述回憶等。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主旨註明「史話投稿」,請附姓名與專業背景或居住地。本版對來稿有刪修權,文章僅刊載於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