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力陳惠敏談社會安全網 王婉諭:情緒教育從小開始

燈泡媽媽、時代力量分區立委候選人王婉諭30日南下替高雄鳳山黨立委候選人陳惠敏站臺,呼籲社會安全網要從小時的情緒教育開始。(袁庭堯攝)

陳惠敏認爲,社會安全網從社區落實做起,也需要專業力量進入支持。(袁庭堯攝)

講座現場滿座,衆人討論實踐「社會安全網」的各種可能。(袁庭堯攝)

時代力量高雄市鳳山區立委候選人陳惠敏30日晚上在鳳山舉辦「在發生之前,大家都不會相信是自己:社會安全網的洞怎麼補」講座,邀請同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王婉諭暢談「社會安全網」概念。曾投入監所環境改善議題的陳惠敏認爲,監獄是最沒預防犯罪效果地方;王婉諭則以自身教養經驗表示,情緒教育要從小開始;精神醫師蘇偉碩強調,藥物及診斷解決不了精神問題,希望時力優質人選進入國會後,能力促「情緒教育法」。

陳惠敏、王婉諭及市議員林於凱一行人下午先於鳳山區鳳西黃昏市場掃街造勢,王婉諭近日暢談、修補「社會安全網」的概念在坊間發酵,引發不少討論。

林於凱認爲,社會安全網的落實與推動,能彌補現行社會對心理衛生教育的缺漏。陳惠敏表示,過去曾在療養院女子監獄做過多年研究,發現監獄是沒有教化效果的地方,因此想推動司法改革。陳惠敏認爲,監獄失能加上重刑化無效,加上受刑人重回社會自信不足,導致容易再犯、惡性循環。

陳惠敏認爲,社區是最好的輔導及互助途徑,但現實上卻是最不友善的地方。社區需要多一點「理解」,也該有專業力量進入。

「社會安全網的概念不該着墨在事件發生後的補救,前、中期的預防更重要。」王婉諭認爲,精神疾病患者不見得會變成犯罪者罪犯多是後天環境養成的。

前期的概念是從小的教育,沒有人生下來就是決定會犯罪,一定是成長過程中受到許多刺激,纔會走上這條路。小燈泡事件讓她發現,兇手從小到大沒有朋友,他的父母親也幾乎沒有朋友。

中期的概念是發展社區安全網,若社區鄰里能充分關心這些缺乏社會互動的人,一定可以降低悲劇發生的機率。後期的問題在監所,雖然司改會已對此作出決議事項,可惜到現在還做得不夠多,王推薦作家岡本茂樹《教出殺人犯》一書,可解釋教育對於孩子心裡素質的影響。

王婉諭曾和社工、心理師討論,每個人就像一顆氣球,遭受不當對待時就充氣,總有一天會爆炸、傷及無辜。如果充氣的過程中有適當的宣泄,就不會爆炸,這纔是希望的社會安全網的理想作用。

林於凱認爲,少子化、工時長也造成家庭教育的挑戰,陳惠敏則認爲推動公共托育開放式教學,讓孩子從小有機會發展獨特的自我。精神病學不該成爲解決社會問題的依據,鼓勵大家「不一樣」,讓獨處、與人相處成爲重要的能力。

蘇偉碩表示,精神科有所謂「旋轉門效益」,意指病人調養一陣子出去後又回來的狀況,監所也同樣有,應去思考社會及社區支持力量不足的原因。目前最嚴重的精神疾病是思覺失調症,精神醫學曾以鄉村、城鎮、城市三大環境研究,發現病人在鄉村過得最好。可惜現代人生活都市,整體精神狀況越來越差,就連醫生都開始質疑藥物是否能有效治療精神疾病。

蘇偉碩認爲,臺灣的教育並沒有讓大家好好成爲「一個獨特的人」,而政治的本質應該是讓大家過更好的生活,期許時力的陳惠敏、王婉諭進入國會後,能比照美國會十月纔剛推動的「情緒教育法」,補足臺灣只有「家庭教育法」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