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拜登口誤的聯想(孫揚明)

(摘自美國總統拜登臉書)

美國自阿富汗撤軍本已引發美國內與國際大亂,拜登總統在19日接受美國ABC訪問時,於「阿富汗撤軍是否影響臺灣」的問題上,他完全不提長久以來一直所延用的《臺灣關係法》,而是「口誤」的引用了《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美國盟邦受到攻擊時」來回應;結果引發華府北京與臺北間的更大混亂。

這次拜登口出有關對臺政策「看似有變」後,美國政府迴應,很有意思。迄今爲止,這個整模式可以用臺灣非常通俗的俚語「大街打人,小巷道歉」來形容。以美國總統之尊,彰名皎着的說出了把臺灣列入了歐洲盟邦之列,並清楚表示以《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要以軍事武力「迴應」中共以軍事武力犯臺一事,來表示他對臺灣的支持,這與以往是完全不同的。

一國元首親口說出的政策,而且是公開對着媒體說出的具體政策,是非常嚴肅的;更何況,美國在這個議題上並不是沒有前科;早在2001年5月,美國衆院通過的《2002-2003年外交關係授權法案》中,就曾經提出過把臺灣「視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主要盟國」,這其實與拜登現今的思路頗爲一致。

美方不但沒把這個專訪放到白宮網站,還在發現問題麻煩後,僅用了一個完全不具名、不知單位的「拜登政府資深官員」出來非常生硬地表示,「美國政府對臺政策沒有任何改變」,顯示此次處理問題的作法完全不覺其嚴重性。

無論如何,在對臺政策上,美國總統所出現的狀況絕對不少,可比對的例子也很多。最有名的例子則是前共和黨總統小布希,他當時的「錯誤」說法,其實和現今的拜登說法非常類似,小布希在2001年4月南海撞機事件後說的是,「我們將盡其所能的防衛臺灣」;但其後的結果是,美國上上下下從國務卿以降,全部是以公開具名的方式迴歸《臺灣關係法》,耗時近兩週更正與澄清小布希的說法。兩相比對,完全可以看出這與現今拜登政府作法的差距。

拜登政府非常清楚臺灣問題在美中臺之間的敏感性及後果嚴重性,卻仍是意圖在臺海之間打擦邊球。就在拜登接受ABC的專訪之前,有拜登政府「印太沙皇」之稱的白宮國安會資深協調官坎柏就曾公開講過三句話,「臺灣問題非常敏感」、「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印太大到可以讓兩強共存」。

但美國政府在拜登「口誤」後,卻又不肯正視此事的嚴重性。這隻有兩種可能:一是任何對北京的認錯、道歉,都將使得原先已近乎弱勢的拜登政府,在美國內部政黨競爭上遭到致命性的打擊,故不敢也不願出現此舉;但這是必須由拜登政府與北京私下協商,同時必須看拜登所願付出的代價爲何。

二則是根本以此意圖試探中共在對臺事務上的態度,也就是可能在思考政策變化的邊緣;此即爲一般所謂的「含糊爲變化之本」;若再摻以美國近來在亞太乃至全球對中共的「準圍堵」戰略意圖思之,北京不會在此一議題上鬆手完全是意料中事。於是,臺灣必將爲華府北京對峙下的棋子,只是不知民進黨當局在5年來近乎無限制的飄向臺獨,而又只能緊抱美國大腿時,是否仔細思考過此一問題?真是使人哀之又哀也!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