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備戰是避戰的必要手段(洪奇昌)

(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去年12月27日,臺灣宣佈延長兵役,美方認爲「此宣佈彰顯了臺灣對自我防衛的承諾並強化嚇阻能力。」同時日本政府也在去年12月16日通過《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文件」,並提高國防預算至GDP的2%,建立軍事自主反擊能力,目的在因應中國對日本所造成的「有史以來最大的戰略挑戰」。我們注意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對於印太國家所形成的「安全困境」,是各國相繼提升戰備的主因;然而我們也要呼籲,備戰是避戰的手段,本質目標是維繫和平,而非朝軍事衝突前進。

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在國際政治理論上是指,一國爲保障自身國家利益及安全所採取的措施,如採取增強軍力等,引發了他國的不安全感,導致也同樣地採取強軍以因應可能的威脅,故而形成軍備競賽、推升緊張情勢,甚至導致熱衝突的敵意螺旋。

觀諸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發展趨勢與印太安全情勢,北京向來將軍事視爲政治力的延伸,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框架下,以2027年「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到2049年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強軍路線圖,爲實現民族復興概念下,建構中美大國關係格局、解決臺灣問題等階段目標提供戰略支援。

換句話說,無論臺灣政府是否主張獨立,中國都會基於其國家戰略,掌握第一島鏈爲其近海海域的戰場環境、展現國力存在和軍事現代化等目的,持續發展其軍事力量。而中國在臺海、東海、南海區域的軍事加壓是一無法迴避的必然,此正是當前印太區域安全困境的根源。

當然,中方會聲稱其建軍是爲了保障國家安全而非侵略;但鑑於美中全球戰略競爭格局、中方持續強化建軍動態,以及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爭議,包括兩岸政治爭議歷史問題,印太諸國相繼升高軍事準備與提升國防意識,自是安全困境概念下的理性選擇。畢竟「不獨就能止戰」、「不挑釁就能止戰」對臺灣都是高風險的假設,而國家安全也承受不了這樣的風險。

在兩岸軍事實力不對稱的現實中,臺灣所面臨的安全挑戰確實需要多方盟友提供支援。我們歡迎AIT在臺灣宣佈延長兵役後所重申的「我們(美國)遵循《臺灣關係法》與『一箇中國』政策的承諾,持續協助臺灣維持足夠的自我防禦能力。美國對臺灣的承諾以及臺灣爲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所採取的步驟,有助於維持臺灣海峽與區域的和平與穩定。美國持續支持兩岸問題以和平方式解決,且反對海峽兩岸任何一方改變現狀。」

然而我們也要注意到,臺灣國防安全政策既要與盟邦有呼應,但仍應以臺灣爲主體,而非一面倒地接受「安排」。觀諸美國的印太盟邦,亦是持續在自身國家利益和美國國家利益之間尋找平衡。例如韓國,美國確實在韓美安全合作過程中提及,希望韓國在臺海有事時協助的可能。但對韓國而言,若在臺海戰爭中以軍事力量協助,可能給予北韓「南韓用兵」的藉口,藉機對韓國本土採取軍事動作。

又如日本,其新修訂的「安保三文件」亦有兩種思考。一是日本爲呼應美國印太戰略,在「集體自衛」架構下,合作因應中國軍事威脅。但另一種思考則認爲,日本安保政策的調整實是注意到日本不能僅依賴美國協防;若要自立自強,就必須重整軍備。

我們期待能夠創造條件跳出安全困境,但若條件尚未成熟,那麼備戰就是避戰的必要手段。臺灣任何負責任的政黨皆有責任向公衆說明釐清:一、臺灣國防戰略是爲了因應哪些臺海衝突情境:境外或境內的、虛擬或實體的、灰色衝突的或典型戰爭狀態。臺灣將獨立承擔或需待友邦來援?二、臺灣在資源有限、時間有限的條件下,國防資源投入的先後順序究竟爲何?三、在缺乏外援或外援協防不及的情況下,如何確保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以及如何建立因應各種衝突樣態的嚇阻能力?四、爲了實現戰略目標,需要投入什麼樣的資源,以及需要承擔什麼樣的代價?

這些國家安全及國防議題,都迫切需要深入討論凝聚社會共識,以爭取全體國人的理解及社會的支持,也是全民國防的首要任務!

(作者爲前海基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