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侯盧配 藍軍反攻利基(鈕則勳)

圖爲新北市市長侯友宜(最左)、臺中市市長盧秀燕(右二)和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最右)爲同黨桃園市長候選人張善政(左二)站臺造勢。(圖/取自侯友宜臉書)

新北市長侯友宜元旦罕見提到地緣政治與國際情勢,且稱要對內團結、凝聚力量,「我們絕對不是強國的棋子」;無獨有偶,臺中市長盧秀燕針對外界「侯盧配」的聲音也大方迴應,只要對臺灣好、對人民好,「任何組合都可考慮」。從侯友宜開始對國際外交議題發聲,盧秀燕針對「侯盧配」大方迴應,兩人分進合擊的表態,給予外界2024總統大選滿滿的想像空間。

畢竟在九合一選舉高票連任的侯、盧,行情水漲船高,且國民黨若再輸2024大選勢將灰飛煙滅,特別是民進黨在敗選後仍兵荒馬亂之際,侯、盧願擔大任當然是藍軍反攻的利基。

先看侯友宜,在新北市長連任獲得115萬餘票,大勝對手近46萬票,不僅凸顯政績獲認同,也具備競選總統的能量,這票數也能代表選民對他有更深的期許。此外,其得票數也足以牽制黨中央的朱立倫,讓初選機制不至於產生爲朱量身訂做或有「百日卡侯」的可能。

最關鍵的是,就算侯友宜真的在第二任期中競選總統,綠軍要貼他「落跑市長」的標籤也愈形困難,畢竟侯已擔任8年新北市副市長,加上第1任期,足足爲新北服務了12年,和之前韓國瑜高雄市長1年都沒做完就去選總統的情況天差地遠。

然而侯友宜較弱的部分便是兩岸與國際事務的歷練,畢竟在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互動不利的氛圍下,國民黨已被制約,兩岸議題大多噤聲,讓民進黨「抗中保臺」喊得震天價響;但民進黨九合一敗陣,「抗中保臺」牌踢到鐵板,迫使想選主席與總統的賴清德也順勢將論述改爲「和平保臺」,等於追隨國民黨路線,侯要切入兩岸議題或也能倒吃甘蔗。

更值得關注的是,侯友宜以「臺灣不是強國的棋子」展開競選總統的起手式,論述明顯具有戰略觀,其一,明顯區隔了民進黨無條件的「親美」路線,畢竟民進黨一味親美,甚至將自己棋子化且被推到西方國家「抗中」的風口浪尖。第二,他藉此話也能爭取臺灣日後與美國博弈的籌碼,畢竟這話出自藍營可能的總統候選人,美方勢必關注,而侯又與美方以往交手過的臺灣政治人物性格全然不同,足以讓美方傷腦筋。第三,侯搶先賴清德一步建構了自己的國際外交論述,特別是賴現今仍不敢忤逆蔡英文的親美路線時,侯的論述不僅取得先機,也滿足了輿論的期待。

至於盧秀燕,她不僅打破了臺中市長無法連任的魔咒,更串聯黨內女力、建構了藍軍一姊的架勢,這次針對「侯盧配」大方做迴應,雖未必是參選的起手式,但確實是政治能量持續拉高與格局建構的具體展現。侯、盧之間想必也會有一定的默契,雖未必真會正副搭配,而給民進黨「落跑雙人組」的攻堅口實,但藉由彼此間不同的優勢與政治性格,除了能在票源開拓上分進合擊外,也能爲國民黨複雜難解的2024大選梳理出較清晰的理路。

政治永遠是講實力的,而侯、盧用實力建構問鼎2024的能量,相信承諾「會推最強人選」的黨主席朱立倫也心知肚明,未必一定得向外去找「最強人選」,只要黨內有公平的初選機制,要求團結未必不可得,畢竟「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國民黨,哪還有本錢去玩「黨內互卡」的遊戲啊!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