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蔣萬安加分 陳時中難挽頹勢(林保淳)

臺北市長候選人辯論會5日下午登場,候選人黃珊珊(右)、陳時中(中)、蔣萬安(左)合影。(圖/主辦單位提供)

5日下午臺北市長的選舉辯論會,是這次選舉中的唯一場次,臺北市又是全臺最重要、選戰最激烈的選區,因此備受各方的矚目。

三方辯論以三位候選人發表政見開始,蔣萬安口齒清晰,大方向的願景相當明確;黃珊珊強調「即戰力」,以凸顯其沒背景、沒家世,以其現任副市長的優勢,強調臺北已有的建設成果;陳時中仰賴其與中央的關係,左批右攻,卻對其防疫的種種缺失,一貫推託,避而不談,甚至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傲慢,是表現最拙劣的一位。

儘管是北市選情,民衆最關心的還是防疫的問題。蔣萬安直接提出7大問,陳時中回以「又來了,一再提問」迴應,「裝睡的人叫不醒」意圖矇混,辯稱沒有擋疫苗。這些回答讓人覺得陳時中才正是「裝睡的人叫不醒」。

在交叉詰問上,提到有關「少子化」的問題,三方的回答都是老生常談,顧此失彼,因爲這不僅僅是臺北市的問題而已,而是全臺性的困境,癥結就在於經濟力下滑,薪資過低,生養不起,這是中央總體政策的問題,不是單一城市可以解決得了的。在這點上,蔣萬安、黃珊珊點到爲止,陳時中則根本不敢提。

缺電、限電問題,三方也各有論述,基本上這也是中央總體政策的問題,蔣萬安、黃珊珊都暗中有所指陳,陳時中則強調他可以跟中央協調,但完全不提中央的政策,這問題還是無解。

有關「水門」問題,也在交插詰問中出現,其實就市政而言,這根本就是小事,但顯然蔣萬安、黃珊珊都較有發揮的餘地,因爲這問題本就是因陳時中的「失言」而引發的,尤其陳時中提出的SOP,黃珊珊據理力爭,陳時中難以自圓其說。

交叉詰問,三方都不免在爲自己辯護的同時,展開對其他二人的攻擊,這些詰問,其實都早已見諸報端,也早就是公衆的重大議題,但或許由於回答的時間過短,沒有一個人能暢其所言,乃至於避重就輕,所以能否釋全臺百姓之疑,還是個問題。

媒體提問「房價問題」、「居住正義」、「人口外移」,雖是相當重要的問題,但是在前一番的交叉詰問中,三方都已各有陳述,三人等於是重述一遍,其實還都是空畫大餅,沒有任何具體的方策。

「抗中保臺」的議題,很明顯是提問者做球給陳時中,讓他得以大倡其「臺灣DNA」之論,這等於是將臺北市長之爭又提升到統獨之爭的位階,可以看出這也將是未來3周民進黨的競選策略。但顯然沒有難倒蔣萬安和黃珊珊,蔣萬安高舉中華民國憲法,明確反對一國兩制;黃珊珊以市政發展爲基礎,維護民主,強調雙城交流,也還是一貫的立場,穩紮穩打,並未失分。

結辯時,黃珊珊刻意強調目前政黨「藍綠惡鬥」的局勢,肯定自己能推倒藍綠高牆的能力,以及市政上的足以無縫接軌,頗能呼應她的開場;蔣萬安仍然一貫以大方向目標爲期許,強調矽谷精神、和諧社會,中規中矩,但缺乏精彩;陳時中一反前面的部分,反而以豐富的情感作訴求,爲社會所訾議的防疫政策作開脫,但一直強調自己如何盡心盡力,不免流於老王賣瓜,恐怕未能打動人心。

總體說來,這場辯論就是目前社會主流辯論的縮影,蔣萬安流暢的口條、沉穩的信心,令人刮目相看;黃珊珊有柯文哲的支持,嫺熟於市政,但成也柯文哲、敗也柯文哲,卻忘了凸顯出自己與柯的差異,足爲可惜;陳時中有中央當靠山,但也唯有這一靠山而已,所論所述,都是以中央的意見爲己見,臺灣防疫的成果,這場辯論能否讓人改觀,不無疑問。

平心而論,這場辯論除了攻擊,除了自說自話之外,零零星星的陳述內容,反而不如翻看報章評論來得更翔實精采。尤其是三方瑣瑣碎碎之論雖多,卻沒有一個人提到臺北市的文化發展,臺北文學館究應如何設置?文化應如何提倡,隻字未提,是非常讓人失望的。這場辯論,三方表現可能有優劣之分,一般的反應和及時民調都認爲蔣萬安最突出,陳時中表現最差,和現在的總體民調差不多,估計這場辯論對扭轉選情沒有多大影響。

(作者爲退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