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通貨膨脹的陰影揮之不去(朱雲鵬)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27日邀請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圖)、經濟部率臺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就電價大漲及央行升息對物價波動的影響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劉宗龍攝)

最近中央銀行擔心電價上漲以後,會引發臺灣的通貨膨脹上升,預防式地在理監事會議,決議臺幣重貼現率上升半碼,由1.875%上調至 2%;許多媒體把這個動作描述爲「意外」。不論是不是意外,我們認爲這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同樣這次理監事會中,央行上修了今年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增率至 2.16%,顯然超過通膨2%的警戒線。主計處最近也上調本年消費者物價指數的預估數,從1.85%上升到2.03%。無論是央行還是主計處的預估,基本上重貼現率小於預估通貨膨脹率,表示目前的實質利率,也就是名目利率減通貨膨脹率,還是負的,但起碼相近了。

美國的通貨膨脹,看起來也比預期來得堅韌,例如3月分公佈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是3.2%,已經是連續三個月超過專家的預期;從絕對數目來看也是太高,遠高於美國聯準會所訂的2%的目標;所以剛剛結束的美國聯準會會議,再次決定利息不動。當然如果未來通貨膨脹確實下降,或者美國的失業率升高,美國有可能降息,但最近從商品市場散發出來的訊息,這個美麗的憧憬,即使不能說幻滅,至少可能需要重新檢視。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原油價格過去一年已經上漲12.53%,棉花過去一年上漲18.05%,咖啡上漲6.61%,更令人吃驚的是可可,也就是巧克力和很多糕餅都要用的原料,過去一年價格一共上漲238.97%。

如果從一籃商品來看,趨勢類似。國際通用的一籃大宗原料價格指標爲「商品研究局期貨價格指數」(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 Futures Price Index,簡稱CRB),在1956年由美國商品研究局編制,並從1986年開始在紐約期貨交易所買賣。它由19種不同商品組成,分別是農作物與油籽(玉米、黃豆、小麥)、能源(無鉛汽油、燃油、天然氣、原油)、工業(鎳、銅、鋁、棉花)、牲畜(牛、豬)、貴金屬(黃金、白銀)以及軟性飲料(可可、咖啡、凍橘汁、糖)。

這個指標在最近一年以來,已經開始有上揚的走勢,從去年同期到現在已經漲16.16%。此種幅度的上漲有很大的意義:商品價格是通貨膨脹的先行指標;大宗物資的價格如果上漲,效果跟電費上漲一樣,會普遍促使生產者的價格上漲;後者上漲以後,經過零售的階段,就會逐漸促成消費者商品的價格上漲。當然消費者物價另外還包含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服務業的價格,二是房租(含自有房屋者的設算租金)。而在美國,以上這兩個指標其實也都還在緩慢但堅定的上漲趨勢當中,短期內不容易回檔。

所有這些資訊顯示,新冠疫情來的時候所造成的供給面瓶頸,而導致的商品價格高漲的情況,早已隨着新冠疫情的結束而從記憶中消退了。但當價格跌回到新冠之前的水準後,開始轉向上漲;期間一度有中斷跡象,但是最近又開始上漲。這表示美國的降息循環可能要比我們想像的要晚很多才會到來,對於整個債券市場、股市、借貸市場,都會是一個重大的震撼彈。

臺灣是小型開放經濟,如果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自己的電費又在漲,生產者價格就不可能不漲,當然也會隨而帶動服務業價格還有消費者物價的上漲。通貨膨脹對於一般人民而言就是稅,把薪資、荷包變薄了,成爲痛苦指數中的一環。我們希望有關當局要重視這件事的嚴重,不要讓它繼續侵蝕人民的荷包。

至於中央銀行,除了要穩定物價外,也應該注意資產價格的膨脹,包含股市和房價在內。基本上,要維持社會的安定和經濟的正常運作,不會產生過熱的現象,實質利率都不應該爲負。中央銀行最近的行動,是一個扭轉檯灣實質利率,將其由負轉正的正確方向。(作者爲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