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政見交鋒 柯成局外人(鈕則勳)

首場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20日登場,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右起)、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民衆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3人就違建、社宅等問題交鋒。(中央選舉委員會提供)

第一場2024總統政見會三強交鋒,雖然3位候選人都略嫌緊張、頻頻看稿,但各方的戰略軸線仍算清晰,國民黨的侯友宜以攻擊爲主,有建構藍綠對決的企圖心;民進黨的賴清德並未強打政績,反而猛攻侯與柯文哲,看似想維持侯、柯間的平衡;至於民衆黨的柯文哲,只照稿陳述政見,並未多回應對手的攻擊,反倒像個局外人。

侯友宜的表現攻守兼具,以攻勢來說,一方面打民進黨執政缺失,另方面也企圖拓票補弱勢。就前者來看,直攻賴臺獨屬性並可能引戰,還嗆賴敢不敢放棄臺獨主張、凍結《臺獨黨綱》;還炮轟綠色執政貪腐無能、弊案不斷,NCC箝制言論自由、促轉會排除異己、「卡管案」摧殘學術自由,並以年度代表字「缺」來加碼批判,希望喚起「討厭民進黨」氛圍來烘托「政黨輪替」的訴求。

以後者來說,侯其實想補強缺少南部、中間及年輕選票的「三弱」,侯全程大多講臺語,想凸顯本土特質,順勢拓票到南部;第二段主打以輕鬆安居、安心生養、加薪、學費減壓、公共參與爲內容的「青年五好康」政策,以訴求年輕選票。而在強攻民進黨執政,欲喚起「討厭民進黨」氛圍時,侯又強調設立特偵組,除能呼應「鐵漢有魄力」的人設外,當然想借此讓中間選民認同。

就防守來看,侯的反制頗迅速,如針對賴質疑侯在市長及副市長任內,市府被起訴及被偵辦人數高達140人,侯則強力迴應被他移送法辦的人佔9成之多,來凸顯自己打擊犯罪不妥協的氣魄。針對賴牽拖大羣館,侯則迴應其是合法建物並開發票繳稅,不是違章建築又沒繳稅,反打賴缺乏總統格局與高度。至於賴說超思、高端等案司法處理情況,侯反批若辦清楚了,人民便應該不會有疑問,但民衆卻仍有許多疑問;侯也批查案不清楚,賴都官居要職,責任竟推給別人,想形塑賴不負責任的印象,並對比兩人的個性特質,確有得分。

以賴來說,也以攻擊爲主,打侯也打柯,是想讓柯仍有能量,侯柯權力平衡,一方面讓柯不致被邊緣化,另方面讓非綠選民難做棄保決策。賴的攻擊點主要仍以「抗中牌」來打侯柯的兩岸政策,但此只有鞏固基本盤的效果,畢竟中間選民仍會質疑侯柯有能耐和對岸溝通,況且他倆也都強調國防實力及捍衛主權,但賴卻始終無法拿出能和對岸溝通、降低兩岸緊張的有效方法,當然無法得分。

而萬里老宅要交付公益信託一事,賴的論述除了是輕巧帶過外,也讓人質疑被認定的既存違建是否滿足公益信託的條件;更甚者,他還試圖把侯合法的大羣館及柯的違規農用地一起拖下水,其實是在打模糊仗,甚至想轉移焦點,但恐怕無法取信於衆。

至於柯,較少迴應質疑及批評,多照稿陳述政策,但此戰術卻恐成「雙面刃」。有利之處在於能呼應他跳脫藍綠的主軸,政見強化居住正義或能鞏固年輕基本盤,但風險在於賴侯藉政見會對決,柯並未直接參戰,就變成了「局外人」,當然有在選戰中被邊緣化的風險。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