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 不隨陸半導體圈浮誇
自大陸官方2015年成立大基金扶植中國半導體產業以來,在過去的五年當中,大陸的半導體產業出現「全民大鍊鋼」的遍地開花景象,隨時都可聽到大陸的地方政府與某些名不見經傳的業界人士要合作蓋12吋晶圓廠,並且號稱幾年內要做到7奈米或5奈米等先進製程,或是宣稱二~三年內要衝刺月產能到10萬片或20萬片。
但是,大陸半導體產業想要「超臺趕美」、彎道超車,雄心壯志是有,但卻也過於不切實際,目的之一當然也是爲了拿到大基金補貼款。在貿易戰持續升溫的情況下,如今來看,格芯中止成都建廠案,武漢弘芯至今難以收尾,雖說不是第一個案例,但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接下來還會有很多牛皮吹破的投資案爆開。
但是,高啓全2015年到紫光集團任職並籌劃半導體投資案,到今年10月1日的五年約滿離職,他在如此浮誇的大陸半導體產業界,反而建立了一個實事求是、穩紮穩打的風格,不爲了爭取補助款而說大話,也不會爲了加速投產腳步而有侵權違法行爲。
高啓全在紫光集團的半導體投資第一案是長江存儲,三期的建廠規模是達月產能30萬片,雖然高啓全在任的五年當中,30萬片產能並沒有全部開出,但這反而正突顯了高啓全在大陸半導體業界獨樹一幟的特殊風格。他曾說過,建廠規畫不虛晃一招,技術未成熟前也不會貿然投產。高啓全協助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建立了中國大陸自有3D NAND技術及產能,後來接下了紫光集團的DRAM事業執行長一職。但DRAM開發要由無到有,五~十年時間跑不掉,又不能踩到其它業者專利紅線,無法一步登天。
雖然合肥長鑫已宣稱擁有奇夢達技術來源、並要量產DRAM,但如此短的時間完成設計及量產,國際三大DRAM廠自然早已磨刀霍霍,等着檢視其是否有侵權問題。紫光集團DRAM事業纔剛起步,高啓全已離開,這個局會如何演變,將是未來幾年臺灣記憶體廠商最關注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