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圈的浮誇炫技風 談談什麼纔是真創新
文/吳俊宇
這些年來,手機行業的競爭日益膠着,每一個廠商爲尋求產品賣點,都開始選擇在自己的產品上進行大量技術、功能的創新。指紋識別、壓力觸控、眼球識別、眼球滾動、邊緣觸控、聲控拍照、懸浮預覽、手勢翻頁......等各類新技術、新名詞層出不窮。
其中不少創新既實用又優雅,但一些技術創新則淪爲了營銷賣點,純屬浮誇炫技。那些浮誇炫技的功能一開始用戶會爲了嚐鮮而反覆使用,發覺其中的貓膩之後,只會敬而遠之,從此雪藏。
浮誇炫技已成風,營銷炒作都是通病
回顧幾款當時看來酷炫無比而且被當成廣告賣點的技術創新,如今都已偃旗息鼓。
第一個就是眼球滾動技術。這項技術由某家國際大廠運用在自己的第四代旗艦機上。這項技術的目的是人手可以無需進行頁面的上下翻頁,只需要死死盯着一個點然後如“鬥雞眼”一般上下移動自己的頭,實現翻頁和滾動功能。這個技術最大的死穴在與識別成功率低,滾動眼球時整個人也如小丑一般,眼球也極不舒服。
第二個則是聲音拍照技術。這項技術筆者外出爬山時在朋友的那款國產某品牌千元機上發現,專門用於自拍。當時那位朋友借走了筆者的自拍杆,不連接藍牙便開始對着手機大喊“茄子”,手機便實現了聲控拍照。這位朋友自己拍的起勁,旁人卻都鬨堂大笑,而且紛紛也大聲喊起了“茄子”,給朋友拍了十多張照片。最後朋友十分無奈,只能放棄。
第三個則是手勢翻頁、懸浮預覽技術。這兩項技術在大量國內外智能機上都存在,看電子小說時,只需要用手如翻書一般撫過屏幕,就可以實現自動翻頁。而懸浮預覽則是無需手機接觸屏幕,只需懸浮點觸便可進行操控。這兩項技術看似高大上,實則嘗試一兩次後便會放棄,因爲觸控不靈敏,動作幅度也太過誇張,很不方便。看電子書時仍然乖乖用原有的翻頁技術進行操作。
第四個則是眼部識別技術。眼部識別的安全驗證技術本來是一項非常優秀的技術創新,相比指紋識別而言,安全性也更高。但某幾大國產手機廠商在做這項技術時不約而同地做了一個眼部識別的識別框,眼球對準識別框之後,才能開始識別。這項技術使用時看似非常有科幻片的既視感,但在地鐵、公交、工作單位等場合使用時,反而給人心理障礙——旁人總會投來一樣的眼光,讓你不好意思再使用。
第五個則是邊緣觸控技術。這項技術被一家國產老牌通信巨頭在自己的一款“無邊框”(實際上就是3D玻璃做的不如三星S6 Edge那麼誇張)手機率先使用,其中有着各種單指、雙指、三指操作手勢,繁瑣不說,誤觸機率也很大,用戶在開始的一週嘗試試用之後,最終還是會選擇回到傳統的操作方式。
......
這類技術不甚枚舉,這些技術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都被運用在營銷廣告之中,品牌方做廣告時很high,但用戶使用過後卻是索然無味,新鮮一兩次後最終選擇放棄。
其中每項技術看起來都非常的酷炫,但使用起來卻沒有那樣舒適、自然,沒有解決用戶剛需。學習成本高不說,而且還給用戶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要解決真實需求:用戶舒適纔是王道
Zealer創始人王自如在最近的一期名爲《被玩壞的智能化》節目中談到,好的產品一定要使用相對成熟的技術、恰當的產品形態,去解決一個真實的需求。
何爲真實的需求?更簡單、更傻瓜的交互、方便快捷的操作這些都是用戶在使用智能手機時的真實需求。在使用技術創新時,用戶要感受到舒適、自然、不彆扭,要願意長期使用這一項技術。
同樣是眼部識別,微軟的旗艦機Lumia950會選擇去掉眼部識別框來做,這其實便是洞悉了用戶的心理障礙。雖說識別時間還是較長,但總體來看這項技術從人機交互的角度來看,微軟做的是最成熟的。
同樣是邊緣觸控,小米的小米4C則只去做邊緣雙擊返回、單機拍照這兩個功能,功能少,但對於大屏手機而言,卻都是較爲實用的功能。雖說小米4C的邊緣觸控誤觸機率還是較高,但相對前文中提到的那款手機而言,確是做的恰到好處。
同樣是壓力觸控,iPhone6s的3D-Touch可以重壓滑動用於進入多任務界面。這個點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雙擊Home鍵的使用機率,對於用戶而言,心理上會更加依賴。
這三個案例都說明了一個問題:不花哨,用戶用的舒適,這纔是產品的王道。
真正的技術創新:感受不到技術創新
不花哨僅僅只是一個方面,從極致的角度來看,其實以上四項技術創新都不夠極致。王自如這些年來曾經多次在主持節目時談到一句話——真正的技術創新是要人感覺不到技術創新的存在。
指紋識別可以說是這幾年來最好的一項技術創新。雖說此前摩托羅拉等廠商都先做過。2011年,摩托ME860上市,摩托ME860內置一個指紋識別裝置,跟電源/開鎖鍵整合在一起,這個設計跟筆記本較爲類似,而其功能也主要是向保密所靠攏。摩托ME860的指紋識別裝置可以直接讀取手指的指紋實現開鎖,並且可以同時設置兩個指紋,以作備用。
由於做的過於複雜,而且還是筆記本上使用的劃擦式,摩托ME860最終都失敗了。這其中其實就存在不夠成熟、過於炫技、識別成功率低的因素。
相反,iPhone5s推出之後,所有人都記住了Touch-ID技術,所有廠商也開始跟進蘋果標準的按壓式指紋識別技術。iPhone5s的指紋識別之所以成功,就在於集成在Home鍵這個原有產物之內,用戶輕輕一按即可,不僅可以解鎖,還可以用於指紋支付.用戶沒有沒有沒那麼高的學習成本,使用舒適自然,所以迅速成爲了安卓陣營效仿的對象。
後記:
技術創新不是炫技、不是尋找營銷賣點。技術和功能的創新最後真正還是要爲用戶的使用落地。降低學習成本、儘量靠近用於原有的使用習慣,慢慢尋找到創新和習慣之間的平衡點,這樣纔可以真正讓自己的技術創新落到實處。
本文作者吳俊宇。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衆號“深幾度”,期待交流溝通。
《易語中的》爲本站科技旗下重點打造的專欄作者平臺,歡迎投稿!投稿通道:tougao@service.netea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