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者逛故宮 摸出新體驗

故宮6日起推出「視障觀衆多元友善服務」,除提供視障朋友撰寫的口述影像語音導覽內容,導覽員受過專業訓練,能以視障者容易理解的語彙去描述文物。(杜宜諳攝)

視障朋友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終於可以一「探」展示櫃裡的文物模樣。故宮新增「口述影像語音導覽(內含36則文物選件)」、「《國寶總動員動畫片口述影像版」、「觸覺地圖」、「點字參觀手冊」及「觸摸輔具」這5大針對視障者的服務項目,讓視障朋友也能知道如唐代仕女時尚的裝扮是何模樣

故宮昨(6日)舉辦「視障觀衆多元友善服務」正式上線記者會,邀請近1年共同參與計劃製作測試的視障朋友、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相關單位出席。金曲歌王蕭煌奇爲這次口述影像語音導覽系統獻聲錄製歡迎詞,他率先體驗語音導覽及點字參觀手冊,他感性地說,導覽內容正如他的成名曲「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歌詞

故宮副院長李靜慧表示,故宮邀集視障領域專家、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臺北市立啓明學校師生實際使用者共同參與內容製作,從語音導覽解說的內容結構用詞長度應用程式介面開發、操作實用度等,每個階段都安排視障者參與測試討論,並根據實測意見回饋進行修正調整

伊甸基金會專員黃舒芸爲語音導覽初稿撰寫人,經歷弱視全盲,她很瞭解視障者的需求。撰稿前先由院方安排觸摸複製文物,透過故宮教育人員導覽解說及文物資料的報讀,根據文物的完形、尺寸、使用方式裝飾紋樣等感知與瞭解,嘗試以視障者容易理解的語彙描述,讓導覽內容更貼近使用者需求。

東吳大學英文系視障學生羅文謙平日除了電腦維修,還努力學習電腦程式開發,他協助導覽機具操作介面的測試和功能開發設定的建議。啓明學校巡迴輔導老師李森光則針對「點字參觀手冊」、「觸覺地圖」等觸摸輔具給予意見,並參與修正測試。

「第一次到故宮是民國71年、我6歲的時候,當時我做的兩件事,一是走路,二是等着離開故宮後去吃熱狗爸爸遺憾地說,那些東西都在櫥窗裡,希望有一天能摸到它們」,李森光感動說,而今文物「走出櫥窗外了」。

視障朋友無須預約,即日起可在故宮正館1樓語音櫃檯服務檯申請使用語音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