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前11月未避險匯損 是去年同期近5倍

新臺幣兌美元升破29元,據保險局24日公佈,壽險海外投資若完全沒有避險,前11月匯兌損失高達新臺幣4,621億元,是2019年前11月未避險匯損金額的4.7倍以上,但因臺美利差縮小,今年壽險業買衍生性避險工具成本節省21%,前11月總彙兌成本2,603億元,僅比去年同期增加4.8%。

美元趨弱、亞幣匯率走強,是今年第二季之後普遍的趨勢,壽險業在上半年壓力比較大,主要是新臺幣匯率獨強,一次升足,造成一籃子貨幣避險失效,匯損增加;下半年新臺幣升幅反而沒有韓元人民幣等亞幣大,壽險業壓力有減緩,但避險工具成本、避險契約評價加上匯損、提列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等,匯兌總成本2,603億元,仍是創同期新高。

12月新臺幣仍持續升值,一度升破28.5元,今年以來新臺幣升值已逾5.2%,加上壽險公司紛紛一次性增提外匯準備金,六大壽險公司前11月已增提215億元,12月還有公司會再增提,全年匯兌成本可能破3千億元。

金管會表示,即便壽險業匯兌成本持續增加,但扣掉這些成本後,今年前11月壽險國外投資淨利益高達5,853億元。即仍是壽險業投資最大收益,值得冒匯兌風險投資

保險局亦公佈,今年前11月壽險業稅前獲利達2,24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1.5%,也創同期新高,但因爲11月不少公司有匯損,所以11月等於整體壽險業稅前只多賺16億元,創今年以來的單月新低。

不過,因爲債券利率走低,未實現評價利益增加,加上股市不斷創新高,壽險業投資的股票價值亦上揚,所以到11月底壽險業淨值達2兆4,655億元,創史上新高,且11月單月就增加3,294億元,亦創史上單月淨值增加金額最多的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