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不是學期的延長簡裝版

7月9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佈了《關於支持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積極引導和鼓勵教師志願參與學生暑期託管服務,不得強制,對志願參與的教師應給予適當補助。要統籌合理安排教師志願參與託管服務的時間,保障教師權益,既要保障教師暑假必要的休息時間,也要給教師參與暑期教研培訓留出時間。

前不久,北京上海、山東、江蘇等地紛紛啓動了暑假託管班。“官方”帶娃的舉措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往常,每當假期來臨,不少孩子或者被送回了老家,或者由家中的老人看管着,而很多孩子被送進了各種課外培訓班。無論哪種班型,“刷題”“上難度”“提前學”是這些課外班的共同特徵。

孩子們的假期就是從學校教室換到了培訓班教室開始的。本可有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被“題海”取代,學生們的假期“消失”了。

當然,損失不僅僅體現在假期時間的“消失”上,更深層次的影響是,由此產生的教育內卷在增加着家長焦慮、學生負擔的同時,也破壞着教育本來的良好生態

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會議指出,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化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特別是校外培訓機構無序發展,“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突出。

會議同時提出,減輕學生負擔,根本之策在於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做到應教儘教,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要鼓勵支持學校開展各種課後育人活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門出臺的舉措正是對中央“雙減”政策的落實。

筆者通過梳理髮現,北京的託管服務主要包括提供學習場所,開放圖書館閱覽室,有組織地開展體育活動等;上海則整合多方優質資源組團式”上課,市級統一配送了德、智、體、美、勞五大類別的課程山東省的一些地方提出爲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免費託管……

對於這些舉措,不少家長舉雙手贊成,跟把孩子“扔”進課外班相比,“官方帶娃”不僅經濟,更重要的是能讓孩子參加更符合孩子身心成長規律的活動。

不過在大家拍手稱快的同時,筆者覺得有幾個問題還需特別注意。

首先,不能忽視學校老師的負擔。筆者看到,在不少地方,暑假“官方帶娃”的主戰場仍是學校,執行者是教師。教師這個行業有着很強的專業性特殊性。他們的工作對象是需要保護、引導、教育、培養的未成年人,因此除了傳授知識外,教師在日常的工作中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青少年進行陪伴、觀察和談心,很多老師已經是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的工作了。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再剝奪教師正常的暑假休息時間,暑假不僅是教師調整身心的時間,同時也是他們爲了更好地教育青少年而進行的爲自己充電的時間。

的確,減負不是簡單的加減法,其實現靠的是更加科學有效合理的安排和調控,而不是簡單的犧牲一部分人的休息時間。教育部7月9日發佈的《通知》就強調要保障教師的權益。減負的基礎絕不應該是增負。

其次,暑期託管只是一個手段,要想真正做到“雙減”還要從根本上找到學生和家長的需求,從源頭上緩解焦慮,否則無法動搖學生家長進行校外培訓的衝動,因爲,有需求就會有供給。

事實上,現在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苗頭:當大量線下課外培訓都無法開班的情況下,一些兩三個人的小班、“一對一”等已經在各個住宅樓、辦公室中悄然開始了。

再有,暑期託管不能僅僅滿足於把孩子“看管住”,還要在形式上多動動腦子。

花開有四季,暑假和上學期間就應該有所不同。不過,現在,一些學校或地方開辦的暑期託管班還是以自習課爲主,這種模式其實就是上學模式的簡化版,既不能增加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也不利。

暑假絕不是學期的延長簡裝版,需要更加科學的規劃和更加合理的人員調配。同時,這也絕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而應該是整個社會的事。正如《通知》中所要求的“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要積極拓寬資源渠道,充分利用當地紅色教育基地等社會教育資源,積極吸納大學生志願者、社會專業人士等參與學校託管服務。”

爲了孩子,是時候把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力量更加科學緊密地整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