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美食也有小秘密? 神人分享好吃訣竅:貢丸王4ni

貢丸米粉是知名新竹特產。(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貢丸是許多臺灣人小吃到大的庶民美食,但是大多數人只知道他是「豬肉」做成,不知道材料到底是什麼?一名家中賣60多年貢丸的網友專業回答貢丸的製作方式與好吃秘訣。其他網友看完後,紛紛封他爲「貢丸王」。

網友在批踢踢發文家族事業阿公向一位福州師傅學習開始,貢丸的成分主要是「溫體後腿肉」,經由手工處理將肉分成「筋、肉角豬油、豬肉」,之後再送進絞肉機絞碎,早期是用木棍搗成泥,現在則是改用攪拌機「加入醬油、鹽、豬油」調味訣竅就是「肉的粘度」。

而煮貢丸的秘訣則是「經不起長時間的熬煮」,「水滾之後,下水煮約3分鐘待貢丸浮起就可以食用」,如果吃不完再留到下一餐,口感口味都會差很多,而貢丸爲什麼雖然是用豬後腿肉製作,但是,市售貢丸卻普遍低於豬肉價格,則就頗耐人尋味。

網友看完文章後,紛紛留言,「貢丸學者4NI(是你)」、「好吃的貢丸都在市場裡,吃名店不一定有好吃的貢丸」、「現在貢丸好吃的不多 很多又喜歡加荸薺 這更難吃」,也有網友好奇詢問「爲什麼有的貢丸是脆的有的是軟的」,網友也紛紛回答,「淘汰種豬或是進口豬肉外,在配方中提高脂肪比率」、「大廠商能拿到的價錢更低吧,不然就是用進口豬肉也有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