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中小學生網課”被列入“網絡犯罪”範疇?真相如何?突傳大利空,好未來、新東方股價又崩了…

17日晚間,社交網絡瘋傳一張圖↓↓↓

網友驚呼:“中小學生網課”已被列入“網絡犯罪範疇?究竟事實真相如何?與此同時,17日晚間,中概股教育股又遭到重錘,好未來、高途、新東方紛紛暴跌超10%。

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來捋一捋。

中小學生網課被列爲網絡違法犯罪行爲?

17日晚間,一張顯示《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站》新增“中小學生網課”的舉報類型的圖片在網絡上流傳,引起網友們關注。

基金君查了一下,國家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站的確有這個選項,不過全稱叫“中小學生網課中違法違規內容”。

而事實上,這個舉報類型也不是近日纔出現,根據報道,去年疫情期間,8月份的時候,由於網絡“雲課堂”已成爲廣大中小學生疫情防控期間網上學習的重要渠道,但部分中小學網課平臺上課期間彈出廣告,甚至出現色情賭博等違法有害信息,嚴重破壞網上教育教學秩序、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爲廣泛發現線索,營造良好氛圍,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當時發佈通知,請社會各界及廣大人民羣衆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中小學生網課平臺傳播低俗不良及違法有害信息線索。

其中公安部提到,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站中找到“我要舉報”功能模塊,“舉報類型”請選擇“中小學網課”類別。

監管接踵而至!

好未來、高途、新東方股價又崩了

無獨有偶,巧合的是,17日晚間美股開盤後,K12教育賽道股紛紛暴跌,跌幅都在10%以上。

而好未來、高途、新東方,紛紛從歷史高點跌去了76%、90%、60%。可以說是腰斬再腰斬。

與此同時,強監管不斷,據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中國最快下星期會公佈針對校外培訓行業的新規,相關監管規定將比預期更加嚴格,涉及禁止寒暑假培訓,以及在廣告、學費等方面進行規管。目前中國民間教育培訓行業規模達1200億美元(約9360億港元),料將面臨整頓。

知情人士表示,新規旨在減輕學生負擔,同時降低家庭生活成本以提高出生率。新規下星期公佈後,預計會在下個月開始實行。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將會試行禁止在寒暑假進行線上或線下的校外培訓。知情人士又指,「行業應爲最壞情況做準備」,教育培訓機構年收入可能下降70%至80%。

6月16日,國務院教育督導辦發佈校外培訓風險提示:繳費套路多,勿上當!

學期考試臨近、暑假將至,特提醒廣大家長,在爲孩子選擇培訓項目、繳納培訓費用時,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一、警惕虛假宣傳誘導繳費。部分培訓機構爲招攬生源,以明顯低於成本的價格售賣課程、以不當用語誤導學生報名,甚至虛構從未成交的課程原價,然後以劃線價、折扣價進行虛假宣傳,吸引家長繳納培訓費用。

二、警惕巧立名目違規收費

在繳納費用前,家長要詳細瞭解培訓機構向社會公示的所有收費項目,對超出公示範圍、一次性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的收費,需仔細辨別,謹慎操作。

三、警惕炮製噱頭高額收費。

部分培訓機構利用家長和孩子考前的急切心理,假借命題研究中心、命題專家甚至命題人的噱頭,組織所謂的“保密培訓”“內部培訓”等,收取高額費用。

請家長朋友們擦亮眼睛,避免上當受騙。如果遇以上行爲,要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或教育行政部門反映,以維護自身權益。

人民銳見:設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

有抓手更要有力度

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評論稱,

事實上,校外培訓機構應是學校教育的補充,是滿足孩子差異化、個性化多元化學習需求的有效手段。但如果失範失序,就會放大教育焦慮、破壞教育公平,形成“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怪圈。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是增設專門監管機構,深化校外教育培訓改革;還是相關部門重拳出擊,加大校外培訓行業整改力度,都是爲了將校外培訓導以正軌、予以規範,從而實現教育生態的良性發展。因而,校外培訓機構做好合規轉型,已是必答題,而非選擇題。只有迴歸到其本身的功能定位,爲受教育者提供多元化選擇,校外培訓才能行穩致遠。

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有賴於培訓市場的整頓、監管力度的加強,也需要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更需要繼續深入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從課堂教學、作業佈置、考試頻次等方面着手,向課堂要效率、要質量;鼓勵支持學校開展各種課後育人活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改變單一的考試分數評價指標,淡化分數名次焦慮,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深化教育改革,探索多元化的人才選拔方式……如此標本兼治,才能真正把學生的負擔減下來。

當校外培訓熱、減負成爲百姓口中的熱詞,對這些問題關注得夠不夠、解決得好不好,直接關係着羣衆的教育滿意度和獲得感。以治標降虛火,以治本促育人,相信以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成立爲契機,在種種治理舉措下,教育培訓行業會更加規範有序,社會教育心態會更加理性科學。

震驚!最強華爲鴻蒙概念股,暴漲500%背後,散戶爆買超550億!網友:潮水退去,發現全是小散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