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荒 本島首座海淡廠明年啓用

貴桑桑的海水淡化廠在極端氣候下重獲重視,明年初本島首座營運淡廠新竹誕生,後續還會規畫增量。圖爲大金門海淡廠。(本報資料照片

本島規畫與興建中的海淡廠

極端氣候,讓過去貴桑桑的海水淡化重獲重視!經濟部水利署近日將招標竹海淡廠工程預計明年2月完工,每日把1.3萬噸海水轉成清水,供民生使用,這將是本島首座民生海淡廠。官方也將以「買保險角度,重新評估海淡廠計劃,希望未來缺水,每日全臺能有20萬至30萬噸海淡水供應

移動式 近日完成招標

臺灣有21座海淡廠,全集中在水資源比較缺乏的澎湖、金門及馬祖離島,本島僅有臺電核三廠內2座自用。位在南寮漁港的新竹海淡廠完工,將是本島第一座營運供應民生用水海淡廠。

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過去新竹海淡廠曾規畫日產3萬噸,停擺一陣子。現在爲了抗旱,以日供1.3萬噸緊急用水重新啓動。興建方式從過去固定式改爲移動式,設多個貨櫃利用RO膜逆滲透法把上岸鹽水轉化成清水,再走管線到新竹地區淨水場,預計明年2月完工。

每度成本逾30元 推動難

過去經濟部水利署也曾提出本島海淡廠評估計劃,從桃園、新竹、臺中、彰濱臺南高雄南高雄共規畫7座,但是因爲海水轉淡水成本每度高達30到40元,1噸水更得耗用4度電,高成本與高耗能,計劃推動困難。

但今年遇到無颱風的異常氣候,情況有轉變。水利署主管說,面臨極端氣候,將重新評估海淡廠重要性,以買保險概念定位爲「緊急備援用水」,希望每日可供應20萬到30萬噸海淡水。

本島目前具體可見的有3座海淡廠要興建,除新竹外,臺南海廠規畫於將軍區,預計要建兩期,各日產10萬噸水量。首期目前在環評程序,要完成估計得6到7年後。另一座是民間臺塑在麥寮六輕的海淡廠,預計2022年完工,日產10萬噸,供六輕廠區66家業者使用。

水利署表示,除臺南海淡20萬噸外,新竹海淡未來可擴增到3萬噸,甚至加裝海水淡化設備,還可往上到10萬噸。

規畫全臺每日供應30萬噸

主管說,不要小看這些水量,以新竹每日用水52萬噸、臺南每日97萬噸來說,10萬與20萬噸就各佔其五分之一。一般如果當日供水量低於需水量2到3成,就得啓動「分區限水」,因此這2成海淡水等於就是「救命水」。

至於原桃園、高雄規畫的海淡廠計劃是否繼續走?王藝峰表示,都屬於中長期計劃,看未來供水狀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