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宜居的三四線小城?

‍‍‍‍‍‍‍‍‍

逃離北上廣深。前些年是小白領扛不住一線城市高企的房價、物價,選擇回鄉發展,而最近則有三種人羣加入了這一行列。

第一種是提前過上退休生活的高淨值人羣,以及部分收縮防守的企業主,開啓了旅居生活,比方說去大理、泉州、海南,跟着熱播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調適心境,休養生息。

第二種是不囿限工作場所的自由職業者和居家辦公者,多見於互聯網、自媒體、設計以及各種文藝行業,被稱爲“數字遊民”,他們完全可以在其他城市工作和生活,收入不變、成本更低,而且在山水、村落間還會有更多的靈感。

第三種是希望徹底改變生活狀態的人,例如有些老人,還有部分所謂中產。他們的資產在一線城市非常不穩定,而消費又很高,之前有個著名的段子——賣掉了大城市的房,扣除房貸後帶着幾百萬回到了小城,買上一套小房子,然後靠剩下錢定存的利息過日子。幾百萬在北上廣深可能算不上大錢,但在小城完全可能過上舒適的生活。隨着醫療教育配套的完善,文化娛樂的下沉,那些一直說“在小城會過不下去”的聲音也逐漸輕了。

這三種人,加上撤離的年輕白領以及一些基層服務工作者,帶來的結果就是一線大城市的人口淨流出。在未來,做出這些選擇的人可能會更多,隨之而來的或許在小城也會出現更多的商機,比如健康、教育、服務業的升級等等,於是創業者可能也會接踵而去。

那麼什麼是宜居小城的標準呢?我在2024年用了五個月的時間自駕周遊了全國,除了內陸一圈兒的六七個邊省,“胡煥庸線”東南的地域基本跑了個遍。邊走,我邊在不斷思考這個問題。

最後,我列了七個標準。

第一,生活成本比較低。有些省會城市,甚至有些三線城市,生活成本都不比大城市低,就像在江浙滬包郵區,還有商業通衢的交通樞紐型城市、擁有優質礦業和自然資源的城市,以及旅遊熱門集散城市。所以選擇宜居,要避開這些城市屬性。

我個人有三個簡易的判斷參考值,當地最好的幾家酒店有沒有標房價格在500以下的,能否用5~8元吃一頓豐盛搭配的早餐,能否用六七百元請一頓還算體面的十人聚餐。

第二,工作生活節奏比較慢。這個節奏慢,不是說經濟萎靡或者不求發展,而是當地經濟發展的動力不是大幹快上的新型製造業、金融服務業和互聯網行業,其經濟支柱可能是二三十年都沒有天翻地覆變化的產業,例如傳統制造業、文化旅遊、農牧業,而在這幾十年形成的環境下,追求高速發展也不是地方政府的唯一目標,經濟收益也不是當地人民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

第三,政府存在感比較低。要是你看到整齊劃一的沿街商鋪,看到最好的地段上出現機關委辦的辦公樓,看到宏大驚人的廣場、開發區、產業園,以及你看到了長達90秒的交通信號燈,這些都是不適合宜居的信號。而紅火的夜市、隨意的停車,則是加分項。

第四,氣候不極端。宜居我更喜歡有分明四季的地方,不太乾燥也不太潮溼,春有花、夏有汗、秋有涼氣、冬有雪。

第五,有配套設施。其實衣食住行各方面,哪怕大多數縣城都可以說是配套齊全的。人們比較關心的,主要是醫院,所以有沒有三甲醫院就是一個加分項,或者觀察一下離醫療資源發達的城市車程是否在兩小時以內。

第六,有文娛生活。看看這個城市的博物館、劇院和書店,看看有沒有文化傳承,有沒有風景秀美的山水,有沒有可以靜心的古村古剎;而往另一個方向,也看看有沒有喧囂煙火的夜市、有沒有熱鬧的酒吧夜店。

第七,也是很容易被人忽視的一點:當地人羣的包容性。在許多地方,民風淳樸,但也非常容易被某些平臺上那些僞經濟學家、胡吹胡咧的大V所忽悠,有時會有點執拗、有點容易激動。

如果一個城市的人羣,不太接受市場經濟的理念,認知停留在幾十年前,也不太接受不同文化的其他人羣,對新生事物永遠首先報以懷疑、批判和抵制,那麼從大城市過去的人會非常不習慣。

根據以上標準,我在三萬公里的周遊旅程中,篩選列出了以下這些我心目中宜居的小城。

必須聲明,這只是個人的偏好,絕對沒有批評其他城市不宜居的意思,而且未與提及的任何城市有商業合作。

1、重慶奉節

奉節很多人沒聽說過,說白帝城就無人不知了。此地古稱夔州,三峽源頭,今年的三峽之巔徒步線火出了圈。長江在此一個彎,往下就是李白筆下千里江陵一日還的瞿塘峽。

城市有個中心的商圈,夜來人羣熙攘,轉來轉去各種美食,就恨自己的胃太小,一份加足了各種肉菜的小面25元,價格驚喜。

城市沿着長江的一條支流展開,沿江的步道能跑七八公里,空氣清新,心肺爽利,一邊是牽手散步的情侶和老伴,另一邊是怡然夜釣的中年男人們。

住在夔門大酒店三百元不到的江景房,在陽臺泡一壺茶,左面就是白帝城,對面就是三峽之巔,眼前滔滔江水,靜謐穿梭各種輪船。

這裡出產臍橙,號稱“詩城”,周邊到處奇山峽谷、古村和土家族寨子,離恩施大峽谷也不過三小時車程。

我在奉節待了四天,閒逛,觀景,發呆,看書寫字的效率也特別高。離開時,它已在我心目中宜居小城榜排到了第一。

2、廣東韶關‍

在廣東和湖南的交界地帶,韶關人文毓琇。此地古人首推張九齡,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南方走出來的宰相,並且是開元盛世的名相之一,他再三提醒唐玄宗要警惕安祿山的野心,斷言其必反。

大亂之後唐玄宗逃到蜀地,痛悔不已,專程遣使到曲江弔唁已去世的張九齡。韶關的生活簡單而不失煙火,充滿古風,張九齡打開了梅山古道,中原與南粵就此相連,六祖在南華寺37年南傳禪宗,周邊還有丹霞山地質公園,往北不遠是南嶽衡山,往南不遠是清遠和廣州。如果喜歡旅行的人,韶關就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3、湖南嶽陽‍

岳陽出名是因爲岳陽樓,不過天曉得,范仲淹是沒來看過岳陽樓的,受滕子京之託憑感覺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這裡還有一條汨羅江,屈原自沉於此,杜甫病終於此,憂國憂民典故的集萃度可以說全國僅有。

岳陽臨長江、對洞庭,經濟排湖南第二,也被評爲全國十大活力休閒城市。我在酒店打了個電話給前臺諮詢自助洗衣的事,服務員笑着說交給我就好,等我晚上回來已經洗好烘乾疊齊放在牀上,而這本不是其服務項目之內的事,而且我放在洗衣袋邊的小費絲毫未動。

還有一件事,在飯館問起當地特色菜,老闆聽到我是外地遊客就推薦了蝴蝶魚片,用餐結束才知道,因爲我來得晚,老闆是單爲我重新出門去買的魚。在岳陽兩天,所遇之人都十分友善,這種溫暖度走遍全國也並不多見。

4、江西景德鎮‍

最近幾年剛熱門起來的旅遊城市,還未見多少市儈的商業氣息。瓷器博物館和古窯博覽區是必看的景點,瑤裡、浮樑古鎮和三寶陶瓷村,還有無數的陶瓷舊廠和市場,細細逛起來可以花上六七天。

除了陶瓷,景德鎮在不知不覺間吸引了無數畫家、雕塑家、音樂家以及作家的常駐,我身邊就聽說了好幾位,所以如果你是藝術愛好者或者自由職業者,景德鎮值得考慮。

生活成本也很奈斯:在市場吃了一盒現做的壽司,上海壽司店80元左右的量,這裡售價只有27元;在民謠酒吧聽了一晚上的歌,五枝鮮釀啤酒加一盒滷雞軟骨你猜多少錢?126元。是不是有點動心?

5、湖北襄陽‍

一個硬扛蒙古大軍六年的城市,一個融會了楚辭文化、三國文化、漢水商業文化、書畫文化的城市,剛柔並濟。北接南陽,南接荊門和宜昌,西面是一大片神秘的神農架林區,這樣的山水,自然坐落着無數未必顯名卻美不勝收的風景。

我在古城逛了一晚,觀察商業業態,也看來去的人們,不疾不徐,恬淡愉悅,不求聞達富貴。

我和小店老闆們聊起,說襄陽無論講商業樞紐還是旅遊資源,都會很快有大發展,他們都是笑笑說:那當然好,不過現在也蠻好。在江邊,有露天的卡拉OK圍聚着許多市民,令我驚訝的是有人唱《米店》,還有人唱阿黛爾的英文歌,瞬間好喜歡這個城市。

6、福建福鼎‍

一江穿城而過,小城小到哪裡都吵不起來架,因爲不出幾個人就都是親戚同學。最有名是白茶,還有肉片。朋友請我吃飯,臨時一個叫一個的,呼啦啦坐了一桌,還有互相才第一次見的,這在上海會被認爲極不禮貌,而在這裡自然得不能再自然。聊嗨了去唱K,大都市已經沒落的活動方式,但在那天晚上,我突然感覺,沒落的不是活動,而是疏離的人情。深夜在巷口喝了肉片湯,燈光昏黃,熱氣盈盈,看着那些剛認識起來的朋友,莫名就起了很想加入的念頭。

7、山西晉城‍

吸引我的是城市裡的平靜,和城外的更加平靜。周邊無數山丘,至少幾十座古剎古村,每一座都有特別之處,隋唐的壁畫、宋元的塔,千年的飛檐、數百年的紅牆,如果你願意,可以在這裡轉悠一年,每一處都沒多少人。若想隱居修心,晉城上佳,隨時隨地心就靜了。

還有一些備選項,例如安徽的安慶、浙南的天台、陝西的漢中,祖國河山廣闊,有多少美好的小城,以後有機會再聊。

而生活,真的未必在一處困守,換一個環境也許就能換一個心情,然後就換了一種新的可能。

轉載、廣告投放、加讀者羣,加微信:593594349(備註來意,否則不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