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年輕人不讀書 只是他們都讀...

日本年輕人最近流行一種「對話小說」的APP。示意圖。(圖/記者張凱喨攝)

文/特約撰述 福澤喬抖音、YouTube、Instagram這些影音社羣APP逐漸的席捲進我們的生活中,也使我們下意識地認爲「現在十幾歲的年輕人應該不喜歡讀書了吧!」不過一種來自於美國的閱讀形式,已經在日本的年輕世代間掀起風潮,這股潮流會不會吹到臺灣?也許值得喜歡寫作的朋友們關注。

每個人都有偷窺欲 滿足慾望是人們共識

人都有「偷窺欲」爲了滿足偷窺欲,纔會有八卦小道消息的出現,最近流行在日本年輕人之間的「對話小說」講白了就是這種偷窺欲的延伸。透過看着別人的對話,反而有一種偷窺的臨場感,而且讀起來也很習慣自然。日本一家網路調查公司上個月針對10~20歲的年輕人的閱讀習慣做調查。幾乎不論男女,都習慣從路上看小說,雖然讀印刷本的書籍,還是有一定的支持羣衆,但是光從便利性上,手機閱讀已經形成一種趨勢。這也說明了美日10~20歲的年輕族羣中,「對話小說」爲什麼會蔓延得那麼快。小說主角就像身旁的朋友 讀書像是加入羣組現在這種「對話小說」APP頁面設計的形式,跟Line以及WeChat對話框非常相近,透過手指滑動就能把兩個主角間的對話讀完。山本愛梨說:「現在去學校上課的路上,搭着電車就能讀完一整篇的小說,還挺方便的。」這類的小說形式,大都是設定在兩分鐘之內可以讀完的長度,而且這些對話還可以像真實的Line羣組一樣,不但可以一句一句的顯示,偶爾還會隨着劇情附上照片以及影片

社羣媒體商業模式內容生成與讀者互相成長
至於內容的生成,就如同一般社羣媒體的模式,透過讀者自己寫故事,APP營運公司只提供平臺給寫手以及讀者互動,同時還會提供排行榜以及推薦內容。現在已經是「對話小說」知名作家櫻井悠就說:「當初只是好玩,沒想到寫了之後居然大受歡迎,不知不覺就走上創作這一條路。」想要寫這些對話型小說最大的難處在於,必須要懂得如何用「對話短文」的形式去表現主人公的意識以及情感,這跟過去寫文本或是電子版小說很不一樣。好處是,因爲這些年輕人都已經習慣閱讀短文,反而會因爲容易計算每一篇所需的閱讀時間,讓他們願意在沒有心理壓力情況下,輕鬆的讀完整篇文章

熱門的對話型小說 將會改編成日劇上映不過「對話小說」也有題材的限制,對話小說最大的特色除了滿足讀者的偷窺欲之外,還必須要營造出臨場感讓讀者可以「身陷其中」,所以目前比較多的都是戀愛小說以及恐怖小說,畢竟這些題材比較容易置入到對話內容當中,讓讀者可以有身歷其境的感受,其他的主題就比較難透過短文的方式表現。日本最近不論是電影或是日劇,有一個趨勢就是從熱門的網路小說中,尋找人氣作品加以改編。現在這個趨勢也延燒到了「對話小說」,明年春季的日劇中,就會有人氣對話小說改編的日劇出現,從這裡也可以發現,人類傳達感情的方式,不論科技如何發達,還是會在文字聲音影像三者之間,相互的交替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