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文人相輕? 「臺灣梵谷」陳澄波惜才嫁女

圖、文/非池藝術

有「臺灣梵谷」之稱的大師陳澄波油畫作品充分展現臺灣親切的精神。身爲前輩並無產生文人相輕的情結,相中臺灣雕塑宗師蒲添生女婿,爲臺灣美術史牽條紅線,串起一門藝術世家

陳澄波爲臺灣早期油畫大師。1926年以一幅〈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日本帝展。這是臺灣人首次以西畫跨進日本官展門檻。他的一生不只爲藝術創作,更擔任嘉義市議員當地盡心盡力。他與臺灣雕塑宗師蒲添生結緣於國小師生之情。

某日,陳澄波爲好友鑑賞雕塑品時,赫然發現爲蒲添生的創作。愛才之情溢於言表,因此將大女兒紫薇託付給蒲添生。爾後,他多次引薦蒲添生進行蔣中正戎裝銅像國父孫中山銅像等創作。這不僅是岳父對女婿的肯定,更是臺灣美術界中,前輩對於後輩的無私提拔。

然而,陳澄波因二二八事件牽連入獄,服刑前給女婿寫封遺書。信中多對嘉義市民藝術界深感關切,對家庭後事只有寥寥幾句託付給他最信任的女婿。寫完遺書的當日,陳澄波即被帶往嘉義火車站槍決。他成爲臺灣藝術史中,因政治事件喪命的藝術家,爲臺灣藝術徒留一抹遺憾。

蒲添生秉持岳父的期望,以創作刻劃臺灣人物面貌歷史,將人體雕塑發揮極致。一心想用雕塑爲社會帶來溫暖的他,在抱病完成林靖娟老師紀念雕像後溘然辭世,爲臺灣雕塑鞠躬盡瘁。因公忘私,是陳澄波與蒲添生翁婿兩人的大師特質,他們皆以自己的生命爲臺灣藝術增添了難能可貴的情誼!觀看更多臺灣雕塑宗師─蒲添生:http://event.artemperor.tw/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