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武統 言論審查先行
(圖/本報系資料照)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位學者憂心政府幹預言論自由,無懼黑熊、青鳥出征,聯名諍言賴總統應懸崖勒馬;沒想到總統府火速強硬迴應,指鼓吹對臺發動侵略戰爭、仇恨與強暴犯行,已牴觸民主與言論自由紅線。顯然忠言逆耳,賴總統已「思想武統」全臺,國人都要臣服其一言堂!
75位學者聯名發表的《捍衛臺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以德國經歷納粹政權爲殷鑑,指集體沉默將德國推向極權獨裁深淵,並指陸配亞亞在抖音發表影片就遭政府驅逐出境,濫用行政裁量的作法違背政府保護人權的民主法治精神。
75位學者的呼籲反映出知識分子擔憂政府幹預言論自由。過去,蔡英文總統曾表態「沒有人必須爲他的認同道歉」,如今賴政府卻以「抗中保臺」爲由,不斷收緊言論尺度,讓社會開始擔憂臺灣是否仍維持真正的民主價值。
更令人驚訝的是,臺灣高等行政法院竟援引兩公約規定,並勘驗影片逕自認定亞亞已危害國安,駁回其聲請停止執行。然而法院理應審酌的是執行程序的適法性,高等行政法院卻實質審理,直接支持內政部的決定,讓人懷疑司法是否已被政治力滲透,形同復辟舊《刑法》100條的「思想審查」。
引發箝制言論自由爭議的還包括北一女教師區桂芝,因接受大陸央視專訪,提及108課綱去中國化,及批評賴總統定義中國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不僅遭綠營側翼圍剿,並遭匿名檢舉「不適任教師」。教育部隨即要求臺北市政府調查,儘管最終確認她未違反教育中立,但她仍被校方約談,讓人質疑:批評政府是否已成爲高風險行爲?
同樣因言論被調查懲處者,還包括桃園市一名國小校長因在抖音上發表「我愛你中國」,遭桃園市教育局調查;另一名中壢警員則在抖音上自稱「我是中國人」,也遭到記過處分。這兩起言論審查事件不只涉及公務人員的政治立場問題,更牽涉到政府是否有權介入個人私領域的言論。
更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政府透過行政手段與側翼製造輿論,形成一條龍式的言論審查機制。當事人若是藍營執政縣市的公務員,便由中央政府發函地方要求調查,藉此製造藍營不作爲的印象,最終爲「大罷免」添加柴火。這種政治操作已違背言論自由原則。
美國大法官霍姆斯曾說:「憲法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思想自由。」這句話被民主國家奉爲圭臬。然而,從亞亞驅逐案、區桂芝被約談,到校長與警員遭懲處,當政府用「國安」爲由懲罰異議者,司法也開始配合政治審查時,顯示言論審查機制已經成形。這也是爲何學者挺身發聲示警的原因。 (作者爲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