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瑋/轉型就代表正義嗎?服儀鬆綁後遺症,誰扛?

服儀解禁,北一女學生混搭校服,輕鬆開學。(圖/記者周宸亙攝)

文/宋慶瑋桃園市立福豐國中校長

1987年政治解嚴後,自由民主之風瀰漫着校園,情勢無法擋。30年後的今天,教育已完全不一樣,光復後的40萬大軍新生兒如今剩不到一半,大學高中裁併、國中小偏鄉廢並校…這些議題成爲主管機關之痛。校園民主浪潮早已深化在各個教育範疇裡,僅剩「服儀鬆綁」這檔事,讓大家興起論戰

臺灣曾受日本殖民50年,阿公級的人物印象深刻,光復後承襲日據時代的所有習慣,校園規範非常嚴格,又加上國民政府要「反攻大陸」,所以對教育的箝制非常的多。最早還規定男生一定要穿卡其色軍訓服,女生一定要穿白衣黑裙,這些都是威權時代的產物,一切按規定走,不可以有例外。解嚴以來,服裝儀容早已不是政府控制校園的手段,由各校自主訂定,政府從未插手。然而校園自由之風早已燃起,制服從早期的政府控制到學校控制,現在要全面由學生自主穿着,適宜嗎?管理之責未除,這纔是關鍵的論戰。

有了穿制服的歷史背景,如今要採「鬆綁」,當然可以。但是鬆綁後的管理之責要釐得很清楚,鬆綁後所產生的「後遺症」,誰來買單教育部105年開學前夕宣佈服裝混搭,也可以穿班服之類。長期在基層服務的我們,對於政策的改變始終懊惱未能參與,但改變的後遺症卻是要我們買單,許多國家教育政策均如此,臺灣這個島一向是「外行領導內行」、「非專業凌駕專業」,讓基層校長、主任、教師茫然不知所措,學生的監護人家長,政策的改變有詢問過家長的意見嗎?

一、穿制服等於奴化?民主的精神早已在這兒紮根,應該沒有也不會,再無天皇更無領袖萬歲,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尊重與關懷,如果說穿制服就是奴性,那奧運比賽所穿的國家制服,是不是也是每一個國家的奴性?現在學校的制服幾乎都是絞盡腦汁走設計風,青春活潑又大方,仿民間企業識別的精神,看到制服就代表這這個學校的象徵,何來奴性?

二、避免階級化與標籤化青少年時期正處於強烈模仿與同儕認同的敏感期,許多原本不會抽菸的孩子,初次抽菸泰半都是爲了獲取同儕的認同。有朝一日穿起便服,名牌自成黨羣,反倒是穿制服者變成「窮」族。國內外穿便服學校均有此現象,臺灣國情不同,或許我們的GDP達到與歐美同齊,到時再來實施也不遲啊!

▲服儀解禁,管理之責未除,纔是論戰的焦點。 (圖/翻攝自桃園市立福豐國中官網

三、進校門如何辨識?臺北市國小割喉事件,後續懲處令基層氣餒。倘若入校門無法辨識,或是疊牀架屋出示學生證擾民,對出主意開放的人無關痛癢,卻苦了有責任的師長們,這是極度不公平的。萬一發生不良事件,事後的檢討與議處,倒底誰要承擔?

四、校內如何管理?青少年處於生理與心理衝突的狂飆期,常因細故與同儕發生衝突,學校師長每日巡查,總以班號名牌辨識,未來若穿起便服如何辨識?警察辦案常調路口監視器,主要也是憑藉嫌疑人的服裝、顏色、穿著作爲第一參考特徵的依據,若無制服標示,增添管理困難,這是口口聲聲侈言開放的非專業人員,可以負責任的嗎?

五、主管機關的態度我們的主管機關平日業務非常繁忙,來自於教育部的督導常致人仰馬翻,最關鍵的是受到地方民代的非專業影響,此點爲主管機關幕僚們的委屈。經濟大師彼得杜拉克說過「改變不一定更好,要更好就一定要改變」,亦即改變的目的是變好,就應該勇於改變,但若未做評估躁進式改變,恐怕換得的是慘痛的代價。

主管機關或許應該在第一時間,召集所有校長,返校徵詢教師、家長與學生意見,並透過有信效度問卷分析,來支持改變的論述,與其吵吵嚷嚷爭論不休,曠廢巨時,不如做出專家意見,屆時改變的衝擊纔不致動盪不安。

總之,臺灣這個島處處瀰漫着自由、開放的氛圍,各領域皆然。雖說這是島民所做的決定,但是決定者常存有意識形態或片面真理,而意識形態有強烈「非此即彼」的不可妥協性,片面的真理又蘊含着「執着」不顧他人的想法。以致造成會吵的人有糖吃,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以及寧爲玉碎不可瓦全的自私想法。導致衝突四起、硝煙繚繞,解構舊制度,新秩序難立,身處其中,恐患集體焦慮症

美國學者Rawls說過,要建立一個適當的正義原則,必須建構一個純粹的程序正義(pure procedural)亦即建立一個正確或公平的程序,只要正當地依照程序,無論結果如何,就是公平。延後上學也好,服儀鬆綁也罷,轉型就是改變,轉型的目的是要變好,若大家多關照在「正義」二字,相信絕對不會粗暴的轉型,毫無正義的改變。轉型不一定代表有正義,端視整個程序能否有正當性,讓改變受到影響的所有人都覺得公平,纔是上策。

●作者宋慶瑋,桃園市立福豐國中校長,已獲授權刊登。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