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通了》顏擇雅/長賜號卡運河 凸顯氣候變化危機

顏擇雅雅言文化創辦人

全球化真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近年頻遭打擊,都來自不同方向

18年開打的貿易戰,是政治。2020年疫情,是生物。長賜號,則是氣候變化。一而再再而三,我們看到全球供應鏈的脆弱。

但全球化亦有不可能逆轉的成份,例如許多複雜工作跨國外包,跨國承擔風險

事件一開始,我就注意到明明是長榮的船,長榮怎不必擔心理賠,怎沒手忙腳亂 ?

原來,長賜號是日本今治製造,船東(ship owner)是今治的子公司正榮株式會社,長榮論時承租 (time charter) , 說是船運商(ship operater),但只負責船上貨櫃,負責駕駛操作的(ship manager)是德國 BSM(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

爲船買保險的是船東,跟 BSM 簽約也是船東。如今擔心要被告的當然也是船東,正在埃及手忙腳亂的,除了埃及當局,再來就是 BSM,因爲船員是領 BSM 薪水

這是很複雜的外包網。投資建造這種大船,是一定要向銀行貸大筆款,承擔很大風險的。長榮等於是把這風險轉嫁給日本。事實上,日本造船商爲這種等級大船創造市場的方式,就是選擇自己擔任主要的風險承擔者貨運商不只自己不想造船,連駕船也不想,所以日本船東還要自己找駕船服務商,然後軟硬體一起出租給長榮。

長榮因爲掌握託運貨櫃,等於掌握金流,所以有辦法談判時爭取到風險最小的位置。這種跨國外包,跨國承擔風險的做事方式,我認爲是不可逆轉的。

所以,無論科技再怎麼進步,依然是銷售爲王。這件事的苦主是掌握技術(造船與駕船)的公司。掌握銷售(貨運)的公司受影響小多了。

世人也會更意識到風險分散的重要性,尤其是農糧能源需要進口的國家,從此應會增加自己的安全庫存北海航道歐亞鐵路可能會受益。大家也會更意識到氣候變化的危機

熱門點閱》

陳建煒臺灣疫苗進度落後沒面子?國產疫苗不要急着上路

以色列疫苗採購奪冠,爲何臺灣不行?臺灣生技人才出走的警訊黃韻如、高子翔蘇育平鄭如韻

美中2+2會談》王高成/中方「異常強硬」 不再屈就老美下風

► 美中2+2會談》邵宗海/美中裂痕深 2點爭執最嚴重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顏擇雅」臉書,以上言論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