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扈出身的華航董事長何煖軒 如何讓華航營收穫利逆風創高?

臺灣虎航董事長張鴻鍾(左起)、華航董事長何煖軒、華航總經理華信董事長謝世謙、華信總經理曹志芬媒體餐敘上一起向大家賀年。 (圖/記者淑慧攝)

記者林淑慧/臺北報導3月14日,華航媒體春酒場上,華航董事長何煖軒帶着華信航空董事長謝世謙、臺灣虎航董事長張鴻鍾,笑容滿滿向媒體宣佈:「華航去年營收創下史上第二高,」集團家家都獲利,今年全年將有「客貨雙好」的榮景

這是華航近五年來難得的好表現。依據財報,華航去年營收繳出超過1398億元的成績單,去年前三季獲利9.52億元,第四季在扣除5.3億元售機損失,與5.85億元的美國客運反托拉斯案和解金後,估計全年能有30億元以上獲利,而華信去年也獲利1億多元,臺灣虎航更是由虧轉盈,去年獲利5.5億元。

不爲人知的是,華航去年打掉約50億元的資產減損,卻仍能交出亮眼的獲利成績,何煖軒坦言「出乎意外」,但看在總經理謝世謙眼中,「董事長是不計個人譭譽,」痛下決心一次打消資產減損,對於航空業領導人來說,「這是個相當不容易的決定。」

警政系統出身,從一名隨扈跨足交通領域的何煖軒,究竟是如何帶領華航集團,業績一路往上衝高?

罷工困境中上任 逆轉華航營運

華航罷工,工會宣佈成功,空姐笑了。(圖/記者‎周宸亙‎攝)

時間拉回2016年6月24日。國內航空史上頭一遭、華航空姐大罷工,在爭議聲中接下燙手山芋的何煖軒,同意空服員七大訴求,面臨公司公告三天損失5億元,罷工結束後第一個股市交易日,華航27日收盤價每股9.9元,失守票面價,反觀對手長榮航每股爲14.9元,高出華航股價五成。

勞資爭議的連鎖效應發酵,讓華航當年第二季業績衰退,加上子公司臺灣虎航連續虧損,讓華航的營運前景飛入愁雲。「當時狀況內外交迫,勉強編出2017年內部預算,連預期獲利都很困難。」華航資深副總張志潔說。

然而,華航2017年不僅創造了盈餘,而且遠高出預期。何煖軒的決策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促使華航獲利高飛,讓他信心滿滿宣示:「今年華航營運將海闊天空。」

第一招:調整航線 與同業策略聯盟 提高單位收益

近年外籍航空、低成本航空大舉進入臺灣市場,票價只有愈殺愈低,讓航空客運收益提升空間有限。面對大環境的營運困境,加上因罷工而來的人事成本大增,何煖軒坦言經營不易,「但唯有安內才能攘外」,安定員工心情後,他帶領團隊重新擬定航線經營的策略。

降低人事成本的幅度有限,他決定從各航線的營運狀況下手。先是要求團隊,航線一條條重新檢討,精算後若沒有附加利益就停飛,並減去紅眼班機等不合理航班,將航網調整至最適程度。

例如,華航過去臺北往阿姆斯特丹的班機,原規劃中停泰國曼谷,另一條臺北往羅馬的航線,原本中停印度德里,是二條經常虧錢的航線。但2016年底,華航將這二條航線改爲直飛,並以新機A350飛航。

受惠於新機省油效益、加強服務品質,載客率提升至八成以上,這二條航線已經由虧轉盈;現在,華航的五個歐洲航點也都以新機直飛,也都全數獲利。

和同業結盟、打羣架也十分重要。「航空業的航網建立不能只靠自己,是有錢大家一起賺,」何煖軒說。爲了組成合作聯盟,他形容自己幾乎「跑遍全世界」,如今與亞、美及歐洲不少航空公司均組成聯盟。

「這是大小聯盟一起打的策略,」何煖軒說,例如今年4月16日起,華航與法航將以共用班號方式,經營臺北-巴黎直飛航空,每週飛航三班。許多航空公司也使用華航的機位,將使華航觸角更寬廣,更有利於開拓業務,形成互利局面。

依據華航內部統計,去年全年平均載客率達八成,而今年第一季客運的單位收益,已較去年同期提升六個百分點,成爲華航營收、獲利創下史上第二高的關鍵。

華航董事長何煖軒2017年舉行華航三熊友達號彩繪機揭幕儀式。(圖/中華航空提供)

第二招:拿回臺虎航經營權 做好市場區隔

華航站穩營運腳步的同時,何煖軒再度面臨臺灣虎航累計虧損的難題。

華航投資90%股份的臺灣虎航,資本額20億元,但累計虧損竟達15億元,而且對於決策並沒有主導權,必須經新加坡欣豐虎航的同意,才能實施。

「這根本是簽下不平等條約,等於拿錢給別人玩,而且對方不必負成敗責任,若有虧損要由華航彌補,天下沒見過這種事。」何煖軒曾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直言。

爲了根本性解決臺灣虎航的問題,何煖軒主導與欣豐虎航的談判,由華航買回10%股權,讓臺灣虎航在去年1月成爲華航100%持股的子公司。

「這對消費者、市場投資人來說是項宣示,也是信心的來源。」臺灣虎航董事長張鴻鍾說,臺虎航回到華航集團指揮體系的麾下,華航也開始挹注業務,提供顧客需求的協助、將大飛機租給臺灣虎航,使其調度更靈活。

母子公司如何做好市場區隔,是其關鍵。例如,華航主動調高托運行李重量,並調整經濟艙餐點,以此拉開與低成本航空的服務差距

張志潔說,過去在機場的報到櫃檯,時常會見到乘客與服務人員爲行李超重而爭執,華航自2016年7月15日起,調高經濟艙行李託運重量,由最高20公斤調升至30公斤,並且調降行李逾重的費用;即使當年度預算吃緊,仍然投入資金改善經濟艙的餐飲,積極拉開與低成本航空的服務差距。

「這讓臺灣虎航更能專心經營自己的客羣,」臺灣虎航董事長張鴻鍾說,在華航帶動下,其他航空也跟進,讓傳統航空和低成本航空的客羣,開始有了差異化,臺虎航也開始將航點主力放在日韓、澳門及每天一班的曼谷,把航網做個精煉,產生出比較強的競爭力。

「臺灣虎航現在已不是純低成本航空,也能接團、做包機,也透過旅行社等通路配銷,本質上已經有明確改變,更朝向全服務經營。」張鴻鍾說。

何煖軒將華航、臺灣虎航的母子公司定位做明確的市場區隔,讓臺灣虎航在短短一年內起死回生,去年獲利超過5億元。

華航集團去年表現亮眼,展望未來,何煖軒表示航點布建已完備,今年應予「守成」,主力會放在衝刺維修業務,華航除正式成爲空中巴士維修聯盟成員,也與美國NORDAM航太集團合作,在臺合資成立複合材料維修廠諾騰亞洲」(NORDAM Asia Limited.),明年就可帶進飛機維修等業務,帶國內供應鏈業者搶攻千億商機,也可望挹注華航營收及獲利表現。

華航何煖軒董事長(右)、謝世謙總經理(左)與美國NORDAM航太集團T. Hastings Siegfried副董事長暨營運長(中),雙方簽署合資商業條款並交換禮物。(圖/中華航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