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流轉 古韻悠長(美麗中國・傳統村落)

從廣州出發,一路向南,經東新高速和廣珠西線高速,驅車約60公里的路程,就來到了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嶺南古村落――鰲山村。

鰲山村位於黃圃鎮東北部,隸屬於廣東中山市,面積7.3平方公里,現人口6313人,由崗東、石嶺和指北3個自然村組成。鰲山村西面背靠大黃圃山脈,村北有一條大奎水道,村南有一條黃圃水道,南北河道中間修建了人工灌溉河猛江河,3條水道形成一個“工”字形的水網結構,村落和古樸的民居就分佈在這3條河涌之間。

漫步鰲山村,石板鋪就的小徑,隨處可見。村裡的街巷更是別有特色,石嶺上、下街,崗東上、下街,23條街呈“井”字形排列,縱橫交錯,筆直通行。在鰲山村,有廣東省沿海規模最大的海蝕遺址,保存了宋代碼頭和古石徑等,還有多處古代宗祠建築,古樸而幽靜。

往事越千年 滄海變桑田

海蝕遺址公園坐落於鰲山村魁樓崗的東面山腳下。

遠古時期,鰲山一帶本爲小海島,千年來受西江水淤泥不斷堆積,海水逐漸遠退,石嶺由島嶼變成了今天的丘陵,海蝕洞則成爲山腳下的一連串巖洞。這段海蝕遺址出露的海蝕地形是廣東沿海迄今所發現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蝕遺址之一。

地質專家考證,這裡的海蝕地形主要形成於古珠江口海灣中島嶼時期,距今2000―7000年。海島與海面接觸處,由於海浪長期的侵蝕,形成大量的海蝕洞,對研究古代地質與古海岸線變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擡頭所見,在蔥鬱的灌木之間,石嶺山裸露的紫紅色沙礫岩呈現少見的圈層狀,上面點綴着好似蜂窩煤一樣的圓洞,形態各異。岩石經過長期的風化,或剝落或開裂,形成了海蝕洞、海蝕崖、海蝕平臺等獨特的海蝕地貌,或像蟾蜍或像鼻管,綿延長達300米。

只見一處兩塊岩石之間僅僅相距50釐米到1米多寬,岩石斜面保持45度角,有3個洞口相連,形成“人”字的洞口。“我小時候可以從這裡輕鬆鑽過,爬到山頂的洞口,從南洞口穿到北洞口,如今逢年過節,來這裡遊玩遊客絡繹不絕呢。”鰲山村黨委副書記黎敬華說。長年累月的衝擊,海水把山體沖蝕成兩個重疊的斜面,令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來到海蝕遺址中段,一塊山體岩石奇妙的鑲嵌在懸崖之上,凸出岩石崖面,好似人臉上的鼻子,這就是“鼻管石”,又稱“飛來石”。據介紹,在海蝕地貌的形成過程中,岩石從山頂崩落,一些岩石被海水捲走,一些岩石則停留在海蝕崖下,在海水的“雕琢”下,形成象形石景觀,尤其是崩落過程中遺留在海蝕崖上的巨石形成的鼻管石景觀,更是壯觀。

石嶺山下,滴水崖前,流水潺潺,絲線似的細流,熠熠發光。幾隻山羊正在海蝕遺蹟的岩石邊漫步吃草,溪水裡漂浮着一片片粉白相間的睡蓮,稻田裡幾位村婦在說笑着插秧,這一切好似一幅動靜結合的水墨畫。

誰能想到,這腳下的千畝良田曾經都是茫茫大海,此處還遺留着一間古居,隱在海石穴下、樹林之中。房主早已不在,這棟建築卻成了古村落地質變遷、先民開荒的見證。

“我們把遺址建設成地質公園,免費向社會開放,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護自然遺蹟,吸引海內外遊客來鰲山村旅遊觀光;一方面也給村民提供一個休閒納涼、遊園賞花的活動場所,建設美麗鄉村。”黎敬華說。

古村穿石徑 幽禽隔樹

歷史記載,崗東村是大黃圃的發源地之一。西漢前,大黃圃是一座大海上的小島,約1360年前後,人們在飯蓋崗山腳和浮水峪山腳一帶居住。人們建屋打井,鋪砌街巷,興建廟宇祠堂,這些古蹟和古建築保存至今。

在金馬山東南方向的路邊,有一口元末明初的古井,叫半爿崗水井。這口井養育了世世代代的鰲山村人,村民至今還保留着從古井裡打水飲用的習慣。古井清澈見底,用井水煲湯,喝起來分外甘甜。

村民黎�v光的家裡有一口水井,其6米深處,還保存着以前商船用的桅杆和大鐵鏈

據村民蘇照恩老人介紹,古時候,浮水峪山腳一帶常有旋渦,古代商船和貨船經常在這裡沉沒,隨着地殼運動和泥沙淤積,商船的桅杆和大鐵鏈就保存了下來。

環着山腰拾級而上,就來到了南約坊的北帝古廟,又稱北極殿。北極殿門口,有兩棵古樹,是細葉榕樹,樹齡有110多年,如今依舊枝繁葉茂。在榕樹下小憩一會兒,遠處清脆的鳥叫聲,更增添了小村的寧靜,隨風飄來淡淡的芒果花香,沁人心脾。

石徑深深通何處?時有幽禽隔樹啼。穿古樹而行,一路向下,一排排寬大的石階就是南宋末年古碼頭遺址。在宋代,這裡曾是當地人渡海對外交往和經商的重要碼頭。隨着海水退卻,碼頭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古埠廣場上的一幅壁畫,穿越了時光,生動描繪了當年渡口的繁忙。

北極殿沿雁塔山拾級而上至山腰,順着坡面西下,就可到達一條宋代的古石徑。據鰲山村《黎氏族譜》記載,村內的36級古石徑始修於明朝,全長390米,寬1.1米,因上下東西兩側山坡均有36級石階而得名。

“古石徑遺址是中山市現存的長度最長、年代最爲古老的花崗岩石徑,對研究鰲山村歷史環境的變遷和對外交往的發展有重要意義。”黃圃鎮宣傳辦主任洪澤文說,“今年,黃圃鎮在鰲山村利用原有森林環境和古村落原貌,加大力度保護文物和建設民俗文化旅遊,修繕古廟宇、古建築、36級古石徑。”

古村歷風雨 今人話保護

興東上下街方圓200米的範圍內,共有8個姓氏的11座宗祠密佈於此,主要有黎氏宗祠、許氏宗祠、儲南潘公祠、蘇氏祖祠等。古樸的祠堂掩映在一株株荔枝樹下,別有一番嶺南韻味。行走其間,細細觀察,便可發現許多民間傳統文化的閃光點

“赤壁秋容新綠野,眉山春色燦朱霞”,這副隸書對聯寫在蘇氏祖祠的門口。祠堂爲磚木混合結構,硬山式頂,分爲前後座兩間,中間有4米深的天井。仔細辨認,正門的門楣上畫有一條青龍抱球的彩畫,令人眼前一亮,還配有磚雕、牆畫和書法裝飾,是鰲山村中較典型的清代祠堂建築風格。

村子裡歷史建築比較多,年代久遠,有的房屋開裂甚至坍塌。”鰲山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潘海明說,在傳統村落的保護工作中,當地政府引導、鼓勵村民積極參與,涉及村民的大事要通過村民大會決議後方可執行。

在興東上街15巷3號,至今尚存古蠔殼屋一間,佔地130多平方米。據80多歲的鄰居老人口述,該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至今有200多年曆史。以前黃圃四面是海,盛產蠔,村民就地取材,用蠔殼建造房屋居住,涼爽又透氣。

泥土、白醋、糯米飯,再加上粗鹽,均勻攪拌後作灰漿砌蠔殼用,橫排3只蠔殼長,蠔殼頂部向外,每兩層蠔殼中間鋪上一層灰漿,填滿空隙,使牆體結實。但由於歷經百年風雨侵蝕,南北兩側泥牆和正面牆體已經拆去,僅存後牆一側蠔殼圍牆。

“我們請了專家來指導修復蠔殼牆,及時發現原來主建築存在塌陷的問題,就趕緊調整修複方案。”潘海明說,這些年,通過整合各部門資源,加強了村內水、電、路、房、通信等方面建設,下大力氣搞好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維護傳統村落古樸整潔的村容村貌

“居住環境改善,文娛活動增多,原本想離開村子的年輕人都不願意走了。”72歲的黎葉南老人笑着說。

遊覽貼士

到達鰲山村,從北約觀音大廟處開始遊覽,進入望海公園入口前往36級古石徑,依次遊覽北極殿、古碼頭;沿着二十四巷、興東上街參觀祠堂廟宇,再開車前往海蝕遺址公園遊玩,參觀玉泉洞。

鰲山村是嶺南鄉土文化的縮影,特色美食豐富。結束一天的遊覽,可以體驗當地的農家菜,推薦菜品有臘味宴、河蝦炒青瓜、生菜包蜆肉、脆肉羅非魚、農家走地雞等。

圖片說明

圖①:孔令民製作的蝴蝶風箏。

本報記者  施  芳攝

圖②:鰲山村清代建築屋頂。

趙一豪攝(人民視覺

圖③:鰲山村的古石徑。

資料圖片

圖④:鰲山村街巷一角。

本報記者  洪秋婷攝

圖⑤:鰲山村宗族祠堂建築羣。

資料圖片

圖⑥:鰲山村保留的古蠔殼牆。

趙一豪攝(人民視覺)

圖⑦:楊灼流(前)參加鰲山村龍舟賽

資料圖片

版式設計:沈亦伶